新能源建設和降
碳減排 兩者缺一不可#e#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再度對“雙碳”發展作出戰略性指導,提出“要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同時,綠色低碳財政支持政策將進一步完善,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當前的能源消費結構顯示,煤電依然是“壓艙石”,
清潔能源的占比只有25%左右。如何處理好“雙碳”目標和穩增長目標之間的關系,把握好兩者的平衡,被認為是推進今年重點工作的一個“攔路虎”。
對此,上海社科院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周馮琦認為,關鍵路徑在于通過綠色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綠色投資的領域,不但涉及新能源體系建設,還能導入
節能減排技術領域、綠色消費領域,以及城市低碳基礎設施發展,這些都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增長點。此外,通過綠色投資引導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型,也可實現穩增長和碳減排之間的平衡。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指出,當前降低
碳排放最為緊迫的是工業、建筑、交通三個領域。在我國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針對
碳排放量占到全國碳排放量60%-70%的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交通等行業產業的布局,成為《行動方案》較為核心的主線,并且專門編制了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
會議提出,在落實“雙碳”目標任務過程中,“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美麗中國”。
外界關注到,在今年地方兩會中,有過半數省份明確將著力推進“四個協同”。對此,上海社科院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周馮琦認為,“降碳”是做好“四個協同”的“總抓手”。
周馮琦進一步解釋說,降碳的引領作用首先體現在促進減污。由于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排放同根同源,這意味著抓住了降碳這個“牛鼻子”,促進碳減排的同時可實現減污目標。其次,降碳促進擴綠,不僅體現在源頭上降低二氧化碳產生,并且,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引入負碳機制,通過擴大國土綠化面積、提高林草
碳匯的擴綠方式,在實現“雙碳”目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此外,降碳還促進增長,“雙碳”目標的約束有助于促進企業的經濟結構綠色低碳化調整,促進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有助于擴大綠色低碳領域投資以及推動綠色消費升級,助力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等。
要實現“四個協同”,必須根據各個地方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推進,不能搞“一刀切”。周馮琦認為,上海的“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就是一個典型
案例,通過統籌規劃、部門協同實現了兩岸企業尤其是能源密集型企業的搬遷,再通過后續的公共空間開發、生態修復,很好地實現了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協同。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