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我國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
綠色低碳發展,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我國正實現
綠色轉型,逐步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報告中提及的綠色節能理念,讓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九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寅深有同感,今年他帶來的建議也圍繞這一內容展開。李寅說,在碳達峰
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供熱需求“存量”的低碳轉型和“增量”的低碳供熱任重道遠,必須創新供熱方式,優化熱源結構,全面提升供熱系統技術水平。為此,李寅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出臺政策,鼓勵推廣新型智慧供熱,加快供熱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全社會碳達峰碳中和。
冬季供暖是北方嚴寒地區居民生活必需品,保暖保供工作是關系人民群眾冷暖與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推進城鄉供熱領域節能低碳轉型,既與改善民生密切相關,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關注的重點。
李寅調研后發現,截至2022年底,我國北方地區供熱總面積238億平方米。從熱源分類來看,在北方城鎮建筑供熱熱源中,燃煤占比約70%、燃氣占比24%,以地熱、生物質供熱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以及余熱利用占比很小,僅可作為補充。在整個北方地區,采暖季碳年排放量大數約在10億噸,占全國
碳排放總量的10%左右,供暖
碳排放與整個交通行業排放水平相當。要實現“雙碳”目標,供熱行業必須解決綠色低碳發展問題。
“市場化程度低、化石能源熱源占比高、碳排放量大、技術革新慢、熱力平衡調節困難、過量供熱及供熱不足并存、系統靈活性不足等問題,使得供熱煤耗較高,能源浪費嚴重。”李寅說,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必須加快推動傳統供熱行業向現代供熱的轉變,全面提升供熱系統能效與智能化水平,構建安全低碳、清潔高效、智慧經濟的新型供熱系統。
在走訪調研后,李寅提出解決方案,供熱行業在挖潛增效、深度回收余熱資源、開發零碳熱源、優化熱源結構的同時,應充分重視系統節能減碳、提質增效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加速構建新型智慧供熱系統,盡快實現行業的精細化運營,加快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逐步實現精準供熱和按需供熱。
李寅建議,地方應構建供熱能源全域協同的新型智慧供熱系統,推進供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制定“關于加快推進新型智慧供熱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供熱行業提質增效和綠色低碳轉型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同時,還應推進煤電供熱改造、供熱管網節能降碳改造、建筑節能改造,推廣多能互補、智能化管理
平臺、供熱計量。建立基礎民生保障性熱價與居民個性化需求市場化熱價相結合的熱價形成機制,逐步實現按需供熱,鼓勵制定市場化熱價政策措施,并出臺配套監管辦法。推動新型智慧供熱示范區建設,實施供熱精細化、智慧化、低碳化運行管理,實現“精準供熱”和“按需送熱”的閉環控制,打造新型智慧供熱樣板工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