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中和”需要從科技上做文章
戴彥德接下來介紹了全球實現“碳中和”的背景和發展脈絡,他對于實現“碳中和”過程中,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壓力表示擔心。戴彥德指出:“實現‘碳中和’是大勢所趨,全球已經有136個國家、115個地區宣布‘碳中和’目標,從歷史角度看,‘碳中和’是推動人類文明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跨越的重大舉措。‘碳中和’的本質是人類從資源依賴走向技術創新依賴的重大轉型。”
戴彥德認為,我國實現“碳中和”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一方面是我國的電源結構中火電占比超過50%,火電的先立后破應該如何去做?其他
清潔能源是否能支撐起我國的電力需求?更重要的是,實現“碳中和”亟需顛覆式的技術進步,種種一切都需要人們共同努力,由此可見,對于中國來說,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緊、任務重。
中國需要實現“碳中和”,需要在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需要在科技領域做文章。
不僅如此,實現“碳中和”還要從大處著眼,解決能源安全問題。
戴彥德指出:“實現‘碳中和’需要減少甚至是斷絕使用化石能源,但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將近40%,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如何保證我國能源安全問題尤為重要。”
有了對上述問題的認識,中央對“碳中和”的部署明確而堅定,國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謀篇布局,為實現“碳中和”做好了全國統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