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建議
1.完善頂層設計,保持戰略定力,防止矯枉過正
吸取歐洲能源危機的經驗和教訓,堅定立足我國資源稟賦“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完善煤炭發展、轉型的頂層設計。碳達峰前,確保煤炭在我國能源供給體系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持續提升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統籌煤炭與煤電、煤化工及煤炭與數字技術等一體化發展,建設兼顧安全和穩定的煤炭供應體系,為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平衡全球能源供需作出積極貢獻。碳達峰后,以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為抓手,保留煤炭應急保障產能的同時,科學有序推進能源轉型。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影響煤炭產品價格和供需的因素復雜多變,應保持戰略定力,統籌好能源保供與轉型的關系,同時防止盲目擴大產能,導致煤炭價格大起大落。
2.加強煤炭行業轉型、降碳利用等路徑研究
長遠來看,煤炭行業的市場空間收縮不可避免,建議當前繼續加強煤炭行業、煤炭企業的轉型研究:首先,做好煤炭與新能源產業的耦合發展研究,協同推進風光發電基地、煤電配套電源、新型儲能項目和外送電力通道建設,推動傳統能源向新型綜合和能源服務供應商轉型。其次,布局降碳技術在煤炭開發階段的應用發展。再次,深化對煤炭消費領域低碳、零碳甚至負碳源技術的研究,密切跟蹤CCUS等技術的應用推廣,2035年以后,如果碳權交易成本高于CCUS成本,或CCUS成本大幅下降、經濟可行,CCUS技術或將推動燃煤發電變革,煤炭仍能維持一定規模。
3.完善金融體系,加強金融行業對煤炭轉型的支持
首先,明確發展規劃,編制金融行業支持煤炭轉型發展路線圖。以煤炭行業發展、轉型不同時期的金融需求為重點,確立制度標準、激勵政策、產品服務、風險防控等重點工作,注重政策激勵和考核評價“兩手抓”,消除金融機構的后顧之憂。其次,建立完善煤炭轉型發展的界定標準,編制金融行業支持煤炭行業轉型項目庫,完善綠色金融建設、拓展轉型金融產品體系,使相應的煤炭企業在保供穩價、低碳轉型等方面都有量化目標,從而實現煤炭企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目標的“可衡量、可報告、可核查”。最后,妥善利用數字技術,打造轉型金融數字化平臺。實現減碳核算精準化、銀企對接線上化、轉型服務可視化,為金融機構提供煤炭行業金融服務、進行信息披露、防控轉型風險提供便利。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