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產業減碳本身需“雙碳”目標下,要大量技術賦能,金融業同樣需要技術創新支撐。各類金融機構要更好支持減排,不僅需要對產業技術要有更深入的了解,也需要有新的融資技術來提升服務減排的能力??傮w上來看,為了達成雙碳目標,需要進一步加深產業和金融之間融合與協同。
具體來說,服務“雙碳”目標的重點領域有
綠色金融、轉型金融、
碳金融三個方面。根據相關統計,截至2021年末,中國
綠色貸款規模15.9萬億元;
綠色債券發行量超過6000億元,余額達1.1萬億元,分別位居全球第一、第二位。不過,從占比來看,目前在中國銀行資產負債表當中,綠色信貸余額占總額比例依然較小,絕大多數經濟活動仍在綠色金融的覆蓋范圍之外。
低碳轉型不僅包括綠色產業發展,更多是涉及整個國民經濟生產、消費方式的全面轉型和調整。中國當前能源消費結構中,化石燃料所占比重仍然較高,減碳需要逐步調整能源結構,避免“一刀切”導致的能源缺口。漸進調整仍需要較長時間,高能耗行業減排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金融支持,這引出了轉型金融的概念。對中國這樣的仍以傳統能源為主導的發展中國家來講,轉型金融的重要和復雜程度,很有可能要超過綠色金融。也正因為此,人民銀行在2022年4月召開的年度研究工作
會議中特別提到,“要以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為主線,繼續深化轉型金融研究,實現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的有序有效銜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舉措。”
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的不同之處在于,融資本身與融資對象實現
碳減排目標是強制掛鉤的,所以融資對象在融資時需要提交有關計劃書,以確定其是否能實現減排和轉型的目標。而對于金融機構而言,上述過程意味著在減排績效核算的技術上會有很多要求。例如,核算企業或者是項目減排情況的方式是否需要根據第三方數據進行校正,是否需要為企業建立數據賬戶等。
與此同時,碳金融與轉型金融在技術上也有關聯。對于減排績效的核算是非常龐大的技術體系,單靠現有技術無法達成,這當中需要大量的技術,并且需要建立技術標準體系。碳減排當中包括的統計核算體系,延伸之后就是對碳資產的管理,而金融機構在這方面的創新,事實上與轉型金融所需要的方法和技術大體相當。所以,如何在轉型金融以及碳金融領域更好服務融資對象,相關的底層技術、相應的科技支撐
平臺都非常重要。
“雙碳”相關技術當中,綠色產業所需要的技術之外,高耗能行業清潔化的技術廣義而言也屬于綠色技術,但它們只能歸屬于低碳技術范疇,而從當前對綠色金融的定義來看,是無法覆蓋到所有技術的。在具體實現途徑上,產業端企業通過技術實現減排效果,相應形成碳資產,金融基于相關資產形成各種創新金融產品,雖然本身并非硬核技術,但同樣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不論是技術還是金融層面,對于實現減排都能夠產生良好效果。而長遠來說,金融服務“雙碳”目標的實現是離不開金融技術支撐的,而具體如何支撐,則可以成為未來拓展研究跟蹤的對象。(曾剛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