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體系要迅速形成碳價格的發現機制
劉俏在論壇上表示,大家通常認為碳中和是一個技術問題,但它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深刻的經濟學、管理學問題。實現碳中和需要大量投資,根據光華課題組的估算,到2050年預計需要約250萬億元的投資金額。
此外,企業的增長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劉俏表示,現在的研究主要圍繞著幾個方面:一方面對中國
碳金融體系的形成,包括碳價形成,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研究;另一方面,圍繞碳中和實現路徑本身對中國、對全球在經濟社會領域方面的一些影響進行評估。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從消費端判斷
低碳生活方式本身怎么改變我們的需求,從而倒逼供給端發生變化,最終使得供給端跟需求端聯合發力,使得中國很順利地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劉俏說。
劉俏認為,現有金融體系要做一件關鍵的事情,就是迅速形成碳價格的發現機制。
“雖然我們有全國性的碳交易體系,也有一些區域性的綠色交易所,但是碳價本身到底是怎樣的水平,怎么把它納入到企業的成本考慮中,金融體系本身需要參與進來。”劉俏說。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