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排路徑漸清晰 結構調整是關鍵
課題組提出,根據行業特點,石化化工行業減排可通過能源結構調整、節能和低碳技術改造、低碳循環及能源高效利用等途徑實現。其中,石化化工行業達峰關鍵舉措為:調整產品結構和控制低端產能,通過減少成品油產出規模、推進煉化一體化發展實現減油增化,控制化肥、燒堿、電石等產品過剩產能、低端產能;提倡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回收利用,通過提高化肥利用率、延長塑料制品使用壽命減少資源浪費,完善包裝用廢塑料回收利用體系等;加強自備電廠管控,現有燃煤鍋爐以可再生能源進行替代;在標準制度方面,通過提高能效碳排放標準推動節能項目實施,實行總量控制,推動納入
碳市場進行管控。
“石化化工行業產品產量是決定行業能否碳達峰的關鍵。應進一步嚴控新增低端產能,出臺產能置換政策,加強產能置換監管,控制行業產能增長速度。”翁慧表示。具體而言,要推行減油增化優化產品結構,減少成品油產出規模,推進煉化一體化發展,原料化工輕油收率到2025年達到14%。合理控制產能總量,對化肥、燒堿、純堿、電石等產能過剩行業,新、改、擴建項目實施產能“減量置換”;對于煉化一體化項目,應對擬建項目進行嚴格論證,抑制低端產能重復建設,同時實施“減量置換”。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煉油和石化產業基地化、石化和化工園區一體化、集約化程度。開展新增產能碳排放評估,鼓勵低單位碳排放量的產品產出量的項目投建,禁止或限制高碳排放、低產出量項目的實施。
記者了解到,隨著2030年逐步臨近,在中央出臺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等頂層設計指引下,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路徑日漸清晰。備受關注的石化化工等工業領域及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年內將出臺。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近期發布的《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也提出,引導煉油、煤化工、純堿、乙烯、合成氨、化肥等企業有序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提高生產運行能效,堅決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落后工藝、落后產品;加強綠色低碳工藝技術裝備推廣應用;限期分批實施改造升級和淘汰。
石化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表示,目前行業有30%的產能達不到《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提出的基準水平,需要在3年內分批實施改造升級和淘汰。石化聯合會、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正研究提出一系列石化化工行業節能升級改造的技術方向,引導行業提升整體能效水平。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