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剛:推動低碳經濟轉型,就是要改變“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從一味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轉變。“雙碳”目標的提出,意味著可持續發展不再是企業自身“高標準嚴要求”的加分項,而是生存和發展的“及格線”。作為承載并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群體――企業尤其是高能耗企業,將是湖南“雙碳”戰略目標實現的主力軍。
就湖南全省的實際情況看,湖南省規模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煤炭、建材、冶金、化工、鋼鐵、電力)既是本省能源消費大戶,也是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源頭。高耗能行業較快增長的確對湖南省實現“雙碳”目標帶來了較大壓力。要實現高能耗企業低碳轉型發展的目標,目前還面臨以下現實困境:
一是短時期內高耗能企業仍是湖南工業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在技術水平尚不足以緩解高能耗企業
節能減排壓力的現實困境下,要簡單放棄高能耗企業作為利稅大戶的增長引擎作用,無論是對于哪一級政府都是很艱難的選擇?!?/div>
二是節能改造資金投入不足是高耗能企業轉型發展的“攔路虎”。改善企業高耗能現狀、實現節能目標,重點在于先進節能技術研發應用和企業節能技術改造,兩者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目前中央資金資助的節能項目門檻較高,爭取難度逐年加大,僅以地方政府和企業自身投入無法滿足需求。
三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效應緩慢是高耗能企業轉型發展的“腸梗阻”。在國家調結構、去產能、壓能耗的經濟新常態下,雖然全省高耗能產業轉型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但長期以來形成的資源型產業獨大現狀依然是高耗能產業轉型發展的瓶頸,高耗能產業總體仍處在粗加工階段,產業鏈不長,精深加工較少。而新材料、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雖然方興未艾,但受限于優質產業培育的周期性,因此總量規模不大、龍頭企業少、品牌影響力小,帶動和聚集效應發揮緩慢。
《實施意見》已經出臺,因此對于湖南的高能耗企業而言,低碳轉型發展就已經不是“可選項”而是“必答題”。我認為,實現湖南企業尤其是高能耗企業的低碳轉型發展,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政策層面,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強化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和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的指示精神,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實施意見》的要求,盡快制定出臺湖南省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管理目錄,加強窗口指導、從嚴監管,防止高耗能行業盲目擴張,形成新的過剩產能。同時,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電爐、水泥生產線等堅決予以淘汰。要加快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
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加強創新工作,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和技術改造力度,加快節能、環保、綜合循環利用等方面的技術攻關和突破。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差別電價等相關政策,提升企業節能意識,有效抑制高能耗行業過快增長。
二是企業層面。首先,全省企業尤其是高能耗企業要提前做好節能減排的規劃,通過淘汰更新高耗能設備、生產工藝優化,實現對耗能設備的技術改造,以全新的技術方法和生產經營理念適應低碳發展的時代要求。當然,節能降耗要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新裝備必須符合節能降耗要求,而對于還在服役的老裝備,要理性地評估其適用性,從投入產出來評估經濟性來決定是否應淘汰。其次,提高企業運營設備的電氣化率,從源頭上逐步降低對傳統高能耗資源的依賴,持續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工作,如風能、光能和地熱等。最后,鼓勵企業尤其是高能耗企業積極爭取國家節能改造專項資金支持、綠色金融支持,爭取最大的資源實現企業低碳轉型發展。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