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碳中和下的6大萬億市場!

      文章來源:綠寰未來碳交易網2022-03-28 13:36

      碳中和意味著從化石能源時代向非化石能源時代過渡的開始。從人類歷史上的兩次工業革命的經驗來看,煤炭、石油等能源的獲取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國的興衰。碳中和之下,有這六大商機值得把握。
       
      01
      新能源汽車
      對中國而言,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汽車跟飛機一樣,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標桿,代表著這個國家工業制造水平。
      中國在汽車領域前景非常廣闊。

      美國汽車保有量是每千人800輛,日本是每千人600輛,歐盟是每千人400多輛,世界平均水平是每千人280輛,而中國是每千人180輛。
      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汽車保有量遠遠不足。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中國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據《全球新能源車市場格局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世界份額達到53%。
      未來,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有30萬億以上的廣闊市場。
      像華為、小米、阿里、百度都相繼宣布造車了。
       
      這里特別聊一下特斯拉。
      2014年,中央為了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出臺了相關的補貼政策。結果出現了大量騙補貼的行為。
      問題出現以后,中央就想了一招——引進國外的競爭者。
      2019年,上海市政府正式宣布,引進特斯拉。
      當時,上海市政府給特斯拉提了兩個條件:
      第一,特斯拉在上海建的超級工廠,品質不能低于在北加州的品質。
      第二,特斯拉的上下游產業鏈要放在中國。
       
      特斯拉進入中國以后,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隨之升級,特斯拉90%的零部件都國產化了。
      而且,特斯拉在中國的超級工廠的管理團隊、工程團隊、制造團隊等等大范圍使用中國人,相當于給中國培養了一批世界領先水平的汽車人才隊伍。
      產業鏈、人才、汽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未來面臨國外老牌車企的沖擊,中國也能穩如泰山。
      但對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就不太友好了。補貼取消,還引進了一條“大鱷魚”,倒逼車企也必須認真發展。
      因此,特斯拉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來說,既是鯰魚也是鱷魚。
       
       
      02
      第三代半導體
      半導體跟芯片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第一代半導體,我們跟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第二代半導體我們有機會有所突破。
      到了第三代半導體,以氮化鎵、碳化硅為代表,是中國可以彎道超車的機會。
       
      如果第三代半導體能有所突破,中國在芯片方面的很多問題都可以順利突破。
      大家也都知道,受疫情影響,中國的芯片嚴重短缺,汽車行業也被迫減產。
      為了不受制于人,中央計劃成立半導體攻關小組,在未來5-10年內,投入10萬億人民幣,進行芯片和半導體的攻關。
      我認為這個非常正確,技術的攻關,肯定需要科研體系改革和投資。不投錢、不花精力,是肯定沒法彎道超車的。
       
       
      03
      氫能與氫能電池產業
      我國約90%的碳排放集中在工業、能源和交通領域,實現碳中和的技術路徑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電池儲能、清潔氫能和碳封存技術。
      氫作為一種蘊藏豐富、用途廣泛、清潔方便的能源載體,被認為是本世紀最具發展力的清潔能源。我國氫氣年產能超過3000萬噸,是 全球第一氫氣生產和消費大國,但不論是上游制氫運氫、中游加氫還是下游用氫,氫能產業鏈長、復雜度大、成本高,讓其在產業化發展上遭遇諸多難點,其中關鍵是制氫和氫儲運。
      據測算,儲能市場未來也將會有萬億級美元的市場空間。
       
      國內的某些企業,現在已經開始了轉型升級,由動力電池向儲能電池轉變。
      盡管儲能技術的發展,目前還面臨著很多難題。但是一旦儲能技術取得突破,就意味著新能源革命的到來。
       
       
      04
      綠色建筑
      我們以前搞建筑,是一種粗放型的發展方式。
      未來的建筑行業要大力發展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產品。
      近零能耗,是指利用可再生資源,優化能源系統運行,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適室內環境。
      零能耗,是指充分利用建筑物本體及周邊或外購的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全年供能大于或者等于建筑物全年全部用能。
       
      以前搞建筑,就是蓋個普通的房子。
      今后可能就不同了,從大樓的整體設計到建筑材料再到施工方式,都要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
      舉個例子,國內的互聯網巨頭騰訊即將要建造的濱海大廈,就是一個“海綿型”建筑。
      廣場上的透水磚將水吸收后,再用來澆灌花草;大樓的幕墻,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通過采用智能照明系統和節能系統,濱海大廈預計每年可以節約電能132萬千瓦。
       
       
      05
      綠色金融
      2016年,中國就提出了綠色金融的指導意見。2019年,中國貼標綠色金融的債券發行。
      在綠色金融方面,中國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央行也在屢次評為G20成員國最綠色的央行。
      我們現任的央行行長易綱在金融發展方面的水平很高,他主導制定了高標準的綠色金融發展體系和道路。
      綠色債券、碳金融產品、綠色保險等等都屬于綠色金融的產品。
       
      在2021年4月的亞洲論壇上,易綱還提出了3條未來綠色金融的發展內容:
      如何更好地動員資金,支持低碳轉型;
      如何管理好因氣候變化引起的金融風險;
      國際協調與合作,要發揮好G20等平臺的作用。
      在綠色金融方面,中國面臨的難題是,要跟歐盟共同建立綠色金融的分類標準。
      倘若標準建成,對金融體系的發展影響會非常深遠,相當于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一條道路。
       
      06
      2020年12月底,《碳排放交易管理辦法》正式發布,碳交易市場開始進入大發展階段。
      未來,企業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當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的當量(約等于1萬噸媒),就會被納入到碳交易市場。
      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家,碳排放量占全球的1/4,可以預見,碳交易市場潛力巨大。
      據預測,中國的碳交易市場未來會達到30-40億噸,涉及的金額將在5000億-1萬億左右。
      目前碳交易市場的試點城市有7個,覆蓋鋼鐵、電力、建筑等各個行業。
      碳交易市場目前最活躍的地方在廣東,但我預測碳交易市場未來發展最好的地方應該還是在上海。
      除此之外,中國的碳交易市場還會走向世界,跟世界的碳交易市場進行聯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家,在碳交易量方面理應可以超越歐盟、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因此,未來的中國,碳交易市場可能是規模僅次于股票的金融交易市場。
      地球家園,需要世界各國合力守護,需要世界各國同心改善。通過中國近些年在碳中和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人們應當進一步堅定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決心信心。以此為引領,以此為借鑒,相信未來,世界各國將推出更多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機制舉措,為地球家園的生態保護、環境改善貢獻新的力量,為全世界和全人類的未來接續奮斗、勵精圖治。
      河南一電廠靠“碳交易”兩年獲利3000多萬元 
      鄭州裕中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裕中公司”)是首批進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電力企業。2021年8月10日,裕中公司拿到碳排放交易賬戶,成功取得碳排放交易的入市資格。
        “目前共對2019年至2020年兩年碳排放進行了匯算,碳排放權配額有盈余的企業,可以將盈余配額部分賣給缺配額的企業,就像期貨交易一樣,我們兩年共盈余碳排放80多萬噸,賣了3000多萬元。”裕中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志勇說。
      同樣是燒煤發電企業,為何同行企業碳排放權超額了,而裕中公司碳排放權配額卻有盈余?楊志勇介紹,這主要得益于公司實行了兩大措施。一方面,將電廠多余熱量(熱蒸汽形式)接入市政暖氣管道,投入2.3億元完成了二期2×1030MW機組供熱改造,進一步降低了機組能耗水平,該項技術改造為裕中公司碳排放配額量每年增加32.14萬噸;另外,通過技術革新,比如在日常運行管理中,不斷強化設備治理與能耗管控分析,2019年和2020年實施7項節能項目,煤耗降低了1.2g/kWh,兩年共減少了10萬噸碳排放。別看這簡單的“一增一減”,兩年時間讓裕中電廠多賣了3000多萬元,以后的收益仍非??捎^。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