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煤炭產能空前壓減,驟然對煤電等項目抽貸斷貸……“雙碳”目標提出后,各地陸續出現了一些急功近利的運動式“降碳”現象。3月22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作專題座談會召開,強調堅持從國情實際出發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切實發揮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確保國家能源電力安全保供。
不難看出,“雙碳”目標需科學有序推進。具體如何操作?本期《經經樂道》節目中,深交所
專家講師洪樂、四川
環交所董事長何錦峰就過程中的技術變革、政策制定乃至社會行為等各方面展開探討。
煤炭主體地位短期無法動搖 需推動能源低碳化和清潔化
“雙碳”目標的實現,會給整個經濟社會帶來一系列深層次的變革,首當其沖的就是能源板塊。何錦峰說:“
碳排放大量來自于化石能源的燃燒,而我國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占比高達80%,意味著化石能源的大規模替代并不容易。”
他指出,煤炭的主體地位短期內無法動搖,但未來必須走出一條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新路,這就需要變革性技術創新。“被納入到碳排放權交易范圍的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八大重點行業,都是技術減排的重點。此外,對于無法減排的部分,未來伴隨
CCUS(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的突破,將從根本上解決煤電的排放問題,幫助煤電擺脫碳排放目標的約束。”
除化石能源的低碳化技術變革外,促進能源清潔化也至關重要。近期,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一系列
綠色能源相關重磅政策再度印證了這點。
3月21日,《“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l展階段;3月22日,《“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9%左右,“十四五”期間提高5.8個百分點;3月23日,《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發布,這是我國首個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對我國氫能發展做出頂層設計,首次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組成部分。
何錦峰認為,上述政策還有很多,包括此前電力市場上推出的綠色電力交易機制,都是在共同促進能源的清潔化,這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