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碳中和的角度出發,您怎么看待目前中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
賈衛列: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氣候狀況》顯示,過去7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7年,2020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二氧化碳的水平為百萬分之413.2(ppm),甲烷為十億分之1889(ppb),氧化亞氮為333.2ppb,分別比工業化前(1750年)高出149%、262%和123%,2021年仍在繼續增高。全球海平面自2013年以來加速升高,并在2021年創下新的記錄,海洋正因溫室氣體濃度的升高而不斷酸化。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生產和消費主要依靠煤炭。煤炭支撐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煤電提供了我國75%的電力,提供了我國鋼鐵行業能源的86%、建材行業能源的79%和約50%的化工產品原料,煤炭對中國GDP的貢獻率超過15%。
煤炭在我國能源中的主體地位短期內不會改變,2020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49.8億噸標準煤,比2019年增長2.2%,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8%,煤炭消費量比2019年增長0.6%。
在煤電碳達峰上,我們關停1000多座燃煤電廠固然可以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總量,但在2020年電力行業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37%的比重下,傳統燃煤電廠的迅速退出將對我國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產生巨大的沖擊,這是不現實和不可能的,我們的重點是要加快技術改造,大力發展包括煤炭加工技術、清潔煤氣化技術、煤炭轉化技術以及污染控制與廢棄物處理等技術,實行超低排放改造,逐步有序地退出。
要“立足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穩住存量,拓展增量,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為底線,爭取時間實現
新能源的逐漸替代,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平穩過渡,切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和群眾正常生產生活,著力化解各類風險隱患,防止過度反應,穩妥有序、循序漸進推進碳達峰行動,確保安全降碳”。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