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于2020年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
碳中和的目標,此后“雙碳”成為各界持續關注的話題。今年“雙碳”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且有諸多新提法,包括有序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要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特別強調要“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等。
我國“雙碳”目標如何推進?有哪些挑戰?2022年的工作重點包括哪些方面?3月7日,新京報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蔣穎,全國政協委員、奧克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建民共同討論。
常紀文表示,我國當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沒有得到由量變到質變的改變,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需要綜合性的能源保障,其中
清潔能源的消費比重預計要達到80%。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小,但追求“雙碳”目標要先立后破,在
新能源沒成氣候時就大幅度乃至斷崖式地淘汰傳統化石能源,可能會造成能源荒,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和民生的保障。
對于
碳市場和
碳稅兩個碳定價工具,常紀文認為,碳
價格還有上升空間,但要和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征收
碳稅有無必要,需要論證清楚,要綜合考慮既有經濟調節工具的有效性及目前發展水平下我國企業對征收碳稅的承受能力等因素。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