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低碳市政設施體系,推動市政設施減碳脫碳
能源消費是“碳中和”城市建設的重點調控領域,國土空間規劃需高度重視低碳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系統優化。我國電力和熱力生產約占能源相關碳排放的50%,電力部門脫碳是碳達峰的關鍵一步,在規劃中注重以可再生能源為主、以核能和碳捕捉為輔的多樣化技術組合發電設施建設,逐步淘汰常規燃煤發電設施。建立“互聯網+”智慧能源供給設施系統,通過終端入手、環節控制和源頭優化,建立城鎮能源負荷需求、傳輸通道、生產供應和儲備調峰互聯共享的智能化能源供給網絡,向以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低碳能源體系轉型,降低高碳排放、高污染傳統化石能源的消費量。
另外,完善綠色
低碳環保設施和垃圾資源回收利用處理系統,全面推動垃圾分類處理、運輸與處理工作以充分利用固體廢棄物剩余價值,優化垃圾焚燒無害化技術與熱能再利用方式,減少廢棄物處理帶來的碳排放與環境污染,實現對固體廢棄物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
總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對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提出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要盡快建立應對邏輯路徑,做好碳定量方法、多情景模擬等基礎性技術儲備,并有效納入“五級三類四體系”的總體框架統籌考慮。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生態文明體系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揮積極作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