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碳達峰、
碳中和未來將產生百萬億級別的投資規模和需要,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必然產生更大規模的融資需求,這就要求社會資本在自由流通的情況下,要更加注重資金的有效配置。
◎夏斌:
碳交易市場上線后,企業可能要重新進行資產評估。一部分高
碳排放的企業生產成本會提高。市場倒逼這部分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技術的同時,融資需求也會提升。
7月2日,由雁棲湖研究院、中制智庫聯合主辦,阿拉丁控股集團旗下阿拉丁文化傳媒集團承辦的第三屆雁棲湖
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
會議中心舉行。與會嘉賓圍繞“百年新征程——雙循環與國際化,碳達峰與碳中和”的主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新路徑。
原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夏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碳達峰、碳中和未來將產生百萬億級別的投資規模和需要,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必然產生更大規模的融資需求,這就要求社會資本在自由流通的情況下,要更加注重資金的有效配置。
記者注意到,近期,全國碳交易市場即將啟動,這意味著,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即將形成。
夏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企業和資本市場而言,全國碳交易市場上線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它的意義在于賦予二氧化碳一定的
價格和成本,從而影響企業固定資產的價值和運營的成本。
夏斌認為,碳交易市場上線后,企業可能要重新進行資產評估。一部分高碳排放的企業生產成本會提高。市場倒逼這部分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技術的同時,融資需求也會提升。“金融機構如何在把控風險的同時,進一步降低貸款的門檻;資金都涌進來的同時,如何實現更加有效的配置和監管,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記者注意到,在論壇現場,多位嘉賓圍繞論壇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指出,要加快資本市場多領域改革,改善國內上市公司結構,讓高科技企業成為市場主體;要建立現代金融體制,形成多元性金融業態,確保有效資本流入高科技領域,規避傳統金融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發展金融科技,重構金融運行秩序。發揮金融的作用,能夠有效推進對外開放和科技引領,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央企業智庫聯盟創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彭建國則表示,在新的時代,要堅持
綠色化和智能化兩個方向,依靠改革和創新兩大動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他提出,要通過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提升企業內生動力,通過國有+民營混改,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整合各種資源,加速
綠色、智能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有效推動新格局的構建和發展。
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原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則強調,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要加大節能力度,加快綠能替代,推進全社會綠電電氣化和電動化。同時,建設綠色低碳城市、社區、鄉村和建筑,加大植樹造林和森林
碳匯建設。綠色低碳轉型的核心是環保和
碳減排,要構建系統的激勵體系,推動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