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鋼企有望搶占雙碳先機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針對鋼鐵行業的“碳達峰”政策有望較快推進。
興業證券認為,從供給側角度看,鋼鐵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責任主體。在制造業31個門類中,鋼鐵行業是碳排放量大戶,占全國碳排放量約18%。同時,“碳中和”將驅動鋼鐵行業改善生產流程、更新生產設備和使用低碳能源,推動落后產能出清。從需求側來看,鋼鐵行業將直接受益于包括光伏風電、輸電設施在內的“碳中和”基建投資。作為上游,鋼鐵行業利潤彈性更大。
針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少鋼鐵企業制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近期,河鋼集團發布低碳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和路線圖,即2022年實現碳達峰,2025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10%以上,2030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30%以上,2050年實現碳中和。河鋼宣鋼廠區將建成一座年產120萬噸煉鋼原料的氫氣直接還原廠,相比傳統的“高爐-轉爐”流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40%至60%。其中,一期60萬噸采用焦爐煤氣作為還原氣,計劃于2021年底投產,建成后將是全球首座使用富氫氣體直接還原鐵的工業化生產廠。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王國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龍頭鋼企有望搶占先機,鋼鐵行業碳排放將受到約束,鋼鐵產能結構將會轉變,電爐鋼短流程將得到支持,企業在煉鐵技術及碳捕獲方面將逐步加大研發和投入力度。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