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碳中和LNG拍賣,玄機何在?
文章來源:易碳家朱子涵 白 俊 張雄2020-09-18 14:14
從廣義角度來講,被社會所認可的碳信用額都可以對LNG碳排放量進行抵消,包括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簡稱
CDM)下的CERs,自愿碳標準( Voluntary Carbon Standard,簡稱VCS)下的VCUs,REDD+機制下的森林經營
碳匯項目,中國核證減排量
CCERs(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以及國家強制碳市場中的碳配額等。
然而,各國對碳信用額認可情況各異。目前國內碳中和LNG尚未形成政府監管,政策上可參考借鑒的是生態環境部關于《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該指南提出,可以通過購買碳配額、碳信用的方式或通過新建林業項目產生碳匯量的方式抵消活動實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當然,各種碳信用額由于被社會認可程度的不同,價格差別較大。企業出于對成本和合規性的綜合考慮,會選擇開發或購買適合的碳信用額度。一般來說,強制碳市場的碳配額屬于稀缺產品,且價格較貴。CERs市場萎縮,新簽發量較少。REDD+機制下的森林經營碳匯社會認可度有限。VCS機制下注冊并簽發相應的減排量(Verified Carbon Units,VCUs)價格合理、供應量充足,且具有一定國際公允度,目前成為了碳中和的首選。
此次交易使用的碳信用額來自于青海省VCS林業碳匯項目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全球多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簡稱NbS)。據業內
專家分析,如果均以國內VCS林業碳匯價格(約2美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估算,殼牌要為兩船LNG支付約90萬美元實現碳中和,折合每噸LNG額外增加48元成本。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