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舉行的高等教育可持續倡議部長級
會議上,來自全球六大洲的7000多所高等教育機構宣布了一項“氣候緊急”倡議(Climate Emergency),并同意實行一項三點計劃,與學生共同解決氣候危機。
這三點計劃包括:
第一,承諾到2030年或最遲到2050年實現
碳中和。
第二,為以行動為主的氣候研究和技能培養動員更多資源。
第三,在課程、校園和社區外聯項目中增加對環境和可持續性的教育內容。
這一倡議由“教育中的可持續性領導力聯盟”(EAUC)、總部位于美國的高等教育氣候行動組織“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以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青年與教育聯盟”(Youth and Education Alliance)發起。這是全球高等教育機構首次做出共同承諾解決氣候緊急情況。
簽署這一倡議的大學包括肯尼亞的斯特拉斯莫爾大學、中國同濟大學、法國凱茲商學院、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和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等。全球聯盟和全球負責任領導力倡議等主要全球教育網絡也對此給予支持,承諾實現所提議的碳中和目標。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爾·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我們所教授的內容塑造著未來。我們歡迎來自大學的這一承諾,到2030年實現氣候中和,并在校園中加大努力。年輕人正越發走向前線,呼吁更多行動來解決氣候和環境挑戰。在這一重要的工作中,直接涉及青年的倡議是對實現環境可持續性十分有價值的貢獻”。
在實現校園可持續性的一些最佳做法中,肯尼亞斯特拉斯莫爾大學利用
清潔能源,建立了自己的600千瓦的光伏并網系統。中國同濟大學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到其課程中,并鼓勵其他教育機構也這樣做。在美國,加州大學致力于到2025年實現碳中和,而美國大學和科爾蓋特大學已經實現了碳中和。
在今年年底之前,預期超過1萬所高等教育機構將加入這一倡議,各國政府也受邀為其開展行動提供支持和激勵。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