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正成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工具,為越南農業帶來新的機遇。越南在減排方面的承諾為該行業帶來了巨大機遇,通過建立和運營金融機制、動員國內外資源、發展
碳市場以及促進
碳信用交易來實現目標。
2025年1月24日,越南政府指示財政部制定碳市場金融活動的法律框架。具體而言,財政部將制定關于
碳交易所的議定,確保交易活動的合法性和穩定性,并以《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為依據。這是營造透明商業環境并鼓勵企業參與的重要一步。
越南農業涵蓋畜牧業、種植業和林業,其多樣性為越南向低排放生產模式轉型提供了巨大潛力。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等解決方案不僅能減少環境影響,還可產生有價值的碳信用。當前,越南農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大,但正積極向
綠色和可持續增長轉型。
擁有超過1400萬公頃森林的越南林業在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林業因其負排放能力而具有巨大優勢,有助于增強森林
碳匯能力。
越南中部以北各省的減排成果轉讓項目取得了成功,在2018-2019年期間轉讓了1030萬噸二氧化碳,并獲得了5150萬美元收入。這一成功模式為森林碳信用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前景。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現為農業與環境部)已與森林融資促進組織(Emergent)簽署意向書,后者是加速森林融資減排聯盟(LEAF)的受托機構。
根據意向書,越南將在2022-2026年期間,將中部以南和西原地區426萬公頃森林的溫室氣體(CO2)吸收量轉讓給LEAF,以換取資金用于森林保護和發展。越南可最多使用100%的減排轉讓量,以履行《巴黎協定》承諾和國家自主貢獻(NDC)目標。
據越南林業與林檢局副局長范鴻亮表示,森林碳信用市場創造大量收入、推動森林保護與發展、為當地社區創造就業機會等的潛力較大。然而,目前林業資金仍面臨諸多困難,且不夠穩定,僅能滿足其實際需求的一小部分。
畜牧業曾經在越南實施的生物氣計劃,已被國際組織評估為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作出了貢獻。通過該計劃,越南已出售 3072265 碳信用額度,獲得 810 萬美元。該計劃惠及 53 個省、市的 100 萬名居民,通過支持農戶建設生物氣工程,以減少生產和養殖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越南水稻行業也在積極準備參與碳市場。 “可持續發展九龍江三角洲100 萬公頃優質低排放水稻”項目已獲得國際認可。越南水稻協會(VIETRISA)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黎青松表示,該協會的目標是到 2025 年發展綠色、低排放大米品牌,并建立低碳大米標簽,為 2028 年的碳信用額度交易奠定基礎。
在全球范圍內,碳市場分為強制性碳市場和自愿性碳市場兩種。目前,越南主要參與自愿性碳市場,在該市場上,碳信用額度可以自由交易,但其價值往往波動較大,并低于強制性碳市場。
為了提高國內碳信用額度的價值和穩定性,未來的關鍵在于建立法律機制和國家認證體系。碳市場將為越南林業和農業帶來諸多發展機遇,包括促進環境保護、創造可持續的財政收入以及改善當地社區的生活水平。
然而,為了充分發揮這一潛力,越南需要完善法律框架,建立嚴格的管理機制,并加強國際合作。當前的進展將為未來碳市場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