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銀行業積極落實“
綠色信貸”政策,不斷優化信貸結構。安徽銀監局統計數據顯示,
綠色信貸總量持續增長,12類綠色信貸項目貸款已接近1200億元,工業轉型升級貸款、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和文化產業貸款突破1400億元。
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經濟和新興行業的支持力度,2015年末綠色信貸余額達1189.24億元,比年初增長20.92%,高出同期全省各項貸款平均增幅6個百分點。徽商銀行在戰略規劃中提出“促進信貸投放結構調整,重點關注
新能源、綠色經濟、
低碳經濟和信息產業”,在2015年度考核方案中,從總分1000分中拿出50分用于綠色信貸。
綠色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全省12大類節能環保項目中,位列增長速度前三名的節能環保類項目貸款分別是建筑節能及
綠色建筑項目貸款(增長144.52%)、可再生能源及
清潔能源項目貸款(增長31.72%)和綠色交通運輸項目貸款(增長30.70%)。
在持續優化增量同時,綠色信貸的存量通過負面清單盤活,質量在穩步提升。在信貸審批中,銀行機構將環保達標作為決定性因素,對環保不達標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制,并建立健全專門的風險管理防范與問責機制?;丈蹄y行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紡織、造船等重點產能過剩行業信貸實行總量限額控制,2015年產能過剩行業貸款減少7.46億元。 2013年至2015年,全省銀行業累計盤活存量信貸超過30億元。
綠色信貸分量持續提升,社會效益日益顯現。全省綠色信貸及相關領域的貸款占全省各項貸款的比重接近15%,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占比超過20%,有力支持了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城市環境綜合治理、軌道交通和“上大壓小”火電建設等200多個綠色信貸項目。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