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逐漸達成
碳排放減排的共識。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的簽訂進一步體現各國對降低
碳排放的決心。近年來,一些經濟體尤其是歐盟對于碳排放控制的措施已經由某些單一領域逐步擴展到整個經濟領域。2022年6月,歐洲議會通過了碳邊境調節機制的立法草案,同月,美國國會參議院提出清潔競爭法旨在對超量排放的外國商品加征關稅,2023年2月9日歐洲議會的環境公共衛生與食品安全委員會通過了歐洲碳邊界調整機制協議,這項囊括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行業,涵蓋氫氣、特定條件下的間接排放、特定條件下的上下游產品延展措施的協議按照規程將通過4月份的歐洲議會全體
會議,最后將于本年10月1日生效。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常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2020年,中國提出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目標。面對國際和國內對碳排放治理的新局勢,我們應當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通過加強對低碳、零碳、負碳等科技研發、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場、研究國內環節
碳稅征收等手段發展
綠色經濟,提升全產業鏈應對
碳稅的能力。同時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積極與歐盟等開展碳稅機制磋商,為我國經濟轉型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