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一讀”通過!歐洲議會的碳關稅立法這次夠“綠”,但能落地嗎?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康愷2022-06-24 08:20

      當地時間22日,歐洲議會多數票通過碳市場改革、碳邊境調節機制(又稱“碳關稅”)的“一讀”文本,形成了針對去年7月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公布的一攬子提案(即“fit for 55”)的正式修正意見。
       
      歐洲議會的修正意見包括:其一,從2027年開始逐步征收碳關稅;其二,將碳關稅征收行業擴大到有機化學品、塑料、氫和氨;其三,將碳關稅征收范圍擴大到間接排放,即制造商使用的電力產生的碳排放;其四,到2032年完全取消歐盟相關行業獲得的免費碳排放配額。
       
      路孚特首席電力與碳分析師、牛津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秦炎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上述草案,但離正式立法還有一定距離,當前僅是確認了歐洲議會對即將與歐盟理事會(即歐盟成員國)就最終法律進行談判的立場。
       
      “從某種程度來看,未來很多細則可能都將有所改變。”她說。
       
      歐洲議會立場更“綠”了
       
      歐委會去年提案的立場是:其一,從2026年開始逐步征收碳關稅;其二,僅對鋼鐵、鋁、水泥、化肥和電力五大行業征收碳關稅;其三,碳關稅征收范圍僅為直接排放;其四,到2035年完全取消相關行業的免費碳排放配額。
       
      秦炎表示,綜合上述幾條變化來看,雖然歐洲議會希望延遲征收碳關稅的時間,但后幾條擴大了碳關稅征收行業及范圍,并加大對歐盟碳市場配額總量和工業免費碳配額削減力度,這體現了歐洲議會一貫“偏綠”的立場,將對限制歐盟內部及貿易伙伴的碳排放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
       
      她認為,之所以歐洲議會持上述態度,是因為近年來歐盟內部工業行業減碳力度太弱,而如果希望歐盟的氣候政策目標不偏離2050年碳中和及2030年減碳55%的路徑,就必須提高工業對碳成本的意識,促使工業加大減排力度。“此外,歐洲議會提出更嚴格的碳關稅政策,也是為了更加體現歐盟氣候領導者的角色,并督促減碳政策力度不夠的其他國家采取碳定價機制。”她說。
       
      歐盟環境署(EEA)的數據顯示,受益于數量較多的免費碳排放配額,2019年,歐盟工業端總體碳排放量僅比2015年水平減少2.8%。同年,工業生產和產品使用領域占歐盟總體碳排放量的比例達9.1%。
       
      不過,如何平衡減排目標和保護本土工業,一直是歐盟決策機構和工業界角逐的焦點。在22日歐洲議會投票結束后,歐洲多個工業協會又對一些細節提出反對意見。歐洲有色金屬協會表示,不應將碳關稅擴大至間接排放。歐洲鋼鐵行業協會也認為,歐洲議會達成一致的文本,不能有效的保護該行業的碳泄露風險。
       
      歐洲金屬產業協會Eurometaux援引最新的一項研究稱,如果碳關稅的范圍擴大到間接排放,將使歐洲金屬生產商(即鋁冶煉廠)的生產成本增加24~31%,同時還將增加外國金屬廠商的相對競爭力。
       
      Eurometaux負責人蒂蘭(Guy Thiran)說道:“我們的行業每天都遭遇電價上漲而導致的生存危機,我們已經關閉了歐盟境內40%~50%的鋁、鋅產能。我們認可歐洲議會對于環保的目標,但如果將間接排放納入碳關稅中,將大幅挫傷本土工業。”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