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理事會3月15日就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相關規則達成協議。根據這一機制,歐盟將對從
碳排放限制相對寬松的國家和地區進口的水泥、鋁、化肥、鋼鐵等產品征稅。
碳邊界調整機制是15日舉行的歐盟成員國經濟和財政部長
會議的核心議題。該機制是歐盟委員會去年7月提出的一攬子環保提案中的核心內容。主要針對進口到歐盟的、未按照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生產的產品。這一稅收的目的是平衡制造商有關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制造商在歐盟制造產品時,也必須依照嚴格的碳排放標準支付一定費用。
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說,這一機制將起到以下作用:一方面,提供了加速歐盟相關行業脫碳的工具;另一方面,將激勵其他國家更加可持續發展,減少碳排放;此外,這一機制也是對加速歐洲能源獨立戰略的響應。歐盟理事會還計劃設定最低門檻,讓價值低于150歐元的產品免于履行碳邊界調整機制義務。這一措施將減少行政上的復雜性,因為運往歐盟的貨物約有三分之一屬于這一類別。據悉,碳邊界調整機制將與歐盟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并行,并對其具體條款形成補充或替代。
2020年1月15日,歐盟通過了《歐洲
綠色協議》,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要比1990年減少50%—55%,到2050年實現
碳中和。2021年7月,歐盟委員會推出碳關稅提案:碳邊界調整機制,以落實歐盟氣候目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