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碳關稅,中國企業已經準備好了
核算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也稱“
碳足跡”)是碳關稅的技術基礎,而產品“
碳足跡”會以“碳標簽”的形式體現。碳標簽首先出現在英國,其主要內涵是指產品從原料、制造、儲運、廢棄到回收全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標簽的形式體現并告知消費者。而碳關稅稅額的量化與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直接相關,核算規則與碳標簽完全一致。所以,碳標簽在我國的實施情況,可以反映歐盟在我國實施碳關稅的能力與可行性。
調研發現,歐盟在中國實行碳關稅已經不存在技術障礙。對于電子電器、食品、紡織品等商品,國內企業已經可以按照國際上廣泛使用的PAS2050和ISO14067標準來核算產品碳足跡。而歐盟碳關稅過渡期內覆蓋的鋼鐵、鋁和水泥等產品的碳足跡核算技術難度更低;而且在2023-2026年的過渡期內,產品碳足跡的核算范圍不需要覆蓋全生命周期,核算更簡單。
在國外機構熱心幫助下,中國的企業和認證機構已經完成了配合歐盟實施碳關稅的技術準備工作:
從2007年起,英國政府為應對氣候變化專門成立了
碳基金,向英國中小企業推廣使用碳標簽。英國Carbon Trust公司于2007年3月試行推出全球第一批標示碳標簽的產品。
2008年10月,英國標準協會發布《PAS 2050:2008 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該規范是由英國碳信托(Carbon Trust)和英國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Defra)聯合發起,英國標準協會(BSI)編制的一套規范,用于評價產品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排放。
2009年6月,英國標準協會(BSI)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在
北京共同主辦了PAS2050中文版發布會,以推動建立碳標簽制度在中國
試點工作。雙方于2010年舉行“將
碳中和標準引入中國”簽字儀式。
2010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分別簽定協議,開展碳足跡核算研究。
2010年,英國標準協會(BSI)與中國環境保護部環境發展中心簽署關于低碳產品認證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推進低碳產品認證的研究工作。
2010至2011年,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幫助獐子島獲得中國食品行業首個碳標識認證。同年,佛山市凱西歐燈飾設計有限公司正式獲得瑞士通用公證行(SGS)的碳標簽認證書。
2011年3月24日,“國內首家PAS2060碳中和審定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行。英國標準協會(BSI)為濟豐集團提供碳中和規范服務。(PAS2060是BSI繼PAS2050后,于2010年5月在英國發布的碳中和規范。)
2012年10月25日,天合光能的太陽能組件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產品碳足跡驗證。
2012年12月,Intertek天祥集團(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認證公司)協助京東方(BOE)完成18.5寸TFT-LCD完成產品碳足跡評估,并獲得英國Carbon Trust碳足跡認證證書。
2013年5月21日,ISO/TS 14067:2013正式發布。ISO14067是為解決“碳足跡”具體計算方法,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的標準,其內容架構則以PAS2050為主要參考依據(跟PAS2050內容相似)。
2016年7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頒發首張服務類減碳產品證書,同時向榮邦機械有限公司和登王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頒發了產品碳足跡證書。
2016年7月,經中環聯合認證中心(CEC)認證的全國首款碳減排公益產品“碳減排公益茶”發布,成為中國首款標注了碳減排量的公益產品。
2016年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聯合中國
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成立了
低碳經濟專業委員會(下稱專委會)。專委會2019年成立碳標簽產業創新聯盟并頒發電子行業首張碳標簽,2020年受生態環境部委托,開展《我國電子產品開展低碳產品認證及其效果研究》課題,2021年完成電器產品首張碳標簽評價工作。碳標簽相關
低碳認證工作的成果為后續“一品一簽”工作的開展、全球碳標簽互認以及低碳發展藍皮書《中國碳標簽發展報告(2021-2022)》編訂奠定了基礎。
2018年4月,廣東省中山市五金制品、紅木家具、家電照明等行業已有3款產品獲得了國際碳標簽認證,有10多家企業正在開展碳標簽開發和認證工作。
2018年11月,中國電子節能協會發布了《電器電子產品碳足跡評價通則》、《電器電子產品碳足跡評價第1部分 LED道路照明產品》兩項團體標準。2019年又發布了后續標準。
2019年8月10日,由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中國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和包括聯想集團、遠大科技集團、英利集團等在內的眾多能源環境企業共同發起的“中國碳標簽產業創新聯盟”在深圳宣布成立。
2021年,我國在紡織服裝、日用消費品以及電器制造等多個行業的多個產品已開始推進碳標簽的工作:
6月1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啟動了“中國時尚品牌氣候創新碳中和加速計劃”,其中就包括:在12個月內開展公司碳排放基線測量工作,制定并執行氣候行動規劃;開展紡織品全生命周期測評工作,引領低碳產品開發和應用等。
7月17日,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向TCL頒發了國內首張電器產品的碳標簽評價證書。TCL成為國內第一個電器產品(電視機)碳標簽評價獲證企業。
8月25日,廣州市藍月亮實業有限公司獲得了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頒發的碳標簽評價證書,旗下衛諾香氛潔廁液、寶寶專用洗衣液等6款不同規格產品擁有了碳標簽。(廣州市碳標簽體系研究及試點示范項目由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牽頭開展,國檢集團作為評價機構,根據“生產終端產品、出口量大和業內知名”的原則,在廣州市范圍內選定了7家企業開展產品碳標簽試點評價。)
8月30日,江蘇博亞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與江蘇開元太陽能照明有限公司拿到了產品碳標簽評價證書。
目前,國內已有多家認證機構活躍在碳標識認證領域。
低碳經濟專業委員
會計劃將碳標簽認證從原有的電子電器產品擴展延伸到其他行業,實現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類產品都能對應一張碳標簽,計劃在2025年之前實現以下10個行業100類產品和服務碳足跡評價標準的制定:碳標簽產品類:電子電器、美妝、食品、紡織、日用品、家具行業;碳標簽服務類:酒店服務、民宿服務、共享汽車服務、旅游景區服務。
對于歐盟碳關稅(CBAM)涉及的鋼鐵、鋁和水泥等行業,中國企業已具備產品碳足跡核算的數據基礎,并且因為這些產業的供應鏈短,所以核算難度低。
中國企業和認證機構依照PAS2050和ISO14067標準,積極推進碳標簽工作表明,雖然這些復雜的國際標準對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人員和決策者來說可能晦澀難懂,但是中國的企業和機構有能力直接執行復雜的國際規則。同時從客觀上講,有關部門在推進碳關稅落地實施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貢獻,體現了中國積極承擔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責任。
碳關稅過渡期后,覆蓋產品可能延伸至電子電器等高附加值商品,這些商品一直以來也是碳足跡核算的工作重點,具備很好的工作基礎。
另外,還未正式發布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報告》(IPCC AR6 WG3)也對碳邊境調節機制做了大量描述,未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全球推廣碳關稅機制提供法理依據。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