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開始,排污企業開始繳納環境保護稅。新稅種對企業生產和百姓生活影響幾何?是否會加重企業負擔?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王清介紹,此次開征環境保護稅,征稅對象和范圍與現行排污費基本相同,明確征稅范圍為直接向環境排放的大氣、水、固體和噪聲等污染物。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以現行排污費收費標準為基礎,設置環境保護稅的稅額標準。如大氣污染物稅額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稅額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固體廢物按不同種類,稅額為每噸5元至1000元;噪聲按超標分貝數,稅額為每月350元至11200元。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環境保護稅法在現行排污收費標準規定的下限基礎上,增設了上限,即不超過最低標準的十倍,既考慮了地方的需求,又體現了稅收法定原則。各省份可在上述幅度內選擇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王清說。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誰污染,誰就要付錢來彌補社會的損失。”李旭紅說,征收環保稅多排放必然多繳稅。但目前因從排污費轉型而來,稅負平移不會增加企業負擔。環保稅不在最終消費環節征收,不會直接增加消費者負擔。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值得關注的是,因為已征收車船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等,為避免重復征稅,環保稅法明確對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的應稅污染物免稅,還增加了對納稅人符合標準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免稅的政策。
此外,為防止排污企業認為交稅后就可肆意排放,環保稅法明確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除依照本法規定繳納環境保護稅外,應當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在“史上最嚴環保法”之下,劉劍文建議,環保稅的稅率設置應在現行排污收費基礎上適當提高,以促進重污染企業轉型,稅率應該實行差別化,讓環保稅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