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江蘇證監局、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政府作為指導單位,江蘇省期貨業協會、產業服務聯盟主辦,弘業期貨、期貨日報、南京河西中央商務區管委會承辦,多家行業機構支持的“2023
綠色金融服務實體期貨助力鄉村振興大會”在南京舉行。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孫天印在以“國家雙碳戰略與綠色金融發展路徑分析”為主題的演講中表示,綠色期貨尤其是
碳期貨在實現
碳中和進程中可發揮重要作用。“
碳排放權交易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一個重要政策工具,但我國的
碳交易市場并沒有開放
碳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現在還是以現貨為主。”孫天印表示,碳期貨在
碳市場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發達國家的
碳市場當中,碳期貨是市場里交易量最大、流動性最強的一個
碳交易產品。“雙碳”目標背景下,將為碳市場帶來百萬億級規模的市場,為期貨市場提供的有效定價與風險管理功能保障資本持續的穩定投入。但我國碳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缺失,上市
碳排放權期貨對于實現“雙碳”目標有重要意義。
“碳期貨也是綠色期貨的一種。”據孫天印介紹,綠色期貨是指以環境友好、低碳、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期貨合約。它是在傳統期貨市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金融衍生品,旨在推動綠色經濟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可持續發展,包括農產品期貨、綠色金屬期貨、
新能源期貨等。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