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不同會計期間和計量屬性下碳資產變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分析

      文章來源:中國集體經濟許騫 胡美琪 張2020-04-27 07:17

      摘要: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碳市場機制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要在碳市場環境下進行對碳資產和相關交易進行會計處理,進而影響其經營決策從而帶來顯著的企業價值效應。文章探討了在不同會計期間和計量屬性下,碳資產如何發生變化進而對企業價值產生什么不同的影響。這些發現不僅可以指導企業更好的進行碳會計處理,還為各碳市場參與主體決策以及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的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碳資產;會計期間;計量屬性;企業價值
       
      一、引言
       
      近年來全球變暖的趨勢加劇,海平面上升、嚴重環境災害、極端氣候等問題導致了一系列負面影響(Monbiot, 2006),引發了全球范圍內的高度關注。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協定》獲得通過并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一大國,我國已經清醒認識、高度重視并積極應對碳排放的嚴峻壓力和挑戰。到2017年底,相繼成立了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湖北、重慶等多個碳交易試點。伴隨著今年全國統一碳市場的啟動,越來越多的企業要面對碳限額和碳交易政策等約束,還要進行碳會計確認計量進而使得企業價值發生變化。所以,要在整個會計期間對碳資產的獲得、持有和交易等進行確認計量,進而了解企業價值受到的影響程度,從而指導自身的經營和決策。由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在不同會計期間和計量屬性下,碳資產如何動態變化進而對企業價值產生什么不同的影響。
       
      二、文獻綜述
       
      隨著國內外碳市場的發展,碳會計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整體來看,碳會計研究主要集中在碳配額及交易的會計計量、碳排放計量和報告的風險和不確定性等方面(Bebbington and Larrinaga-Gonzalez)。國外碳會計計量相關研究中,一部分探討了在歐盟總量和交易機制下,企業應該如何按照財務報告解釋委員會(IFRIC)公布的IFRIC3進行碳會計確認計量,并討論和批評IFRIC3存在的問題(Ratnatunga et al.,2011),例如Mete et al.(2010)探究了澳大利亞碳配額的會計和稅收處理的不適合之處。其次,關于碳會計計量屬性,不同學者觀點和不同國家碳市場實際都存在差異。比如,比利時、西班牙等國規定碳排放權初始確認為存貨,奧地利和德國則將其初始確認為無形資產。不過在后續計量上,這些市場都規定可采用成本或者公允價值計量。
       
      相比之下,我國相關最初主要集中在碳會計科目選擇和適用情況(張亞連和李彩,2012)等問題,但仍存在很多爭議。例如,對碳排放權應計入何種資產,張鵬(2010)認為應將其確認為存貨,劉美華等(2011)認為應確認為無形資產,劉金芹(2010)則主張應將其嵌入衍生工具。對于碳會計計量屬性,張鵬(2010)等基于我國市場現狀支持歷史成本計量。而王艷和李亞培(2008)則傾向于按不同時點采取公允價值進行計量,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應采用多重屬性進行計量。
       
      三、不同會計期間和計量屬性下碳資產變化的價值效應
       
      隨著國家進行碳總量控制并積極發展碳市場(政府工作報告,2015),企業要在整個會計期間確認、計量、報告碳資產以及相關碳交易,碳成為企業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一)會計期初
       
      在碳政策執行和碳市場運行期初,企業通過政府發放或者市場購買形成了碳資產。首先,政府免費發放的配額會增加企業碳資產以及遞延資產,使賬面價值增加。政府有償發放的碳配額(可參見《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廣東省2015年度碳排放配額有償發放方案》等不同試點的細則),在增加企業資產的同時會帶來現金流出,使企業賬面價值的變化與政府發放價和市價的差額相關。就是說,企業一方面增加碳資產而另一方面減少現金,差額進入利潤或直接進入所有者權益。如果是企業通過碳交易市場購買的情況,則一方面增加碳資產,另一方面企業減少現金,整體價值不變。
       
      (二)會計期間
       
      在會計期間內,也要對碳資產的變化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包括期初已確認碳資產、企業碳排放消耗碳配額、自創碳匯、實現碳捕捉以及技術改造節能減排等。
       
      第一、期初已經確認的碳資產中非市場購買的部分,要計量公允價值的期間變動。第二、企業本期碳排放逐漸抵減碳配額,帶來企業價值降低。第三、隨著我國認可的碳配額獲取方式越來越多,要考慮期間企業自創并獲得認可的碳匯問題。但是需要持續投入和期間維護,對企業來講它是一種長遠投資,企業價值則隨著投入和產出之間的差額而變動。第四、企業還可以通過碳捕獲和封存來增加碳資產,即將生產中的二氧化碳用各種手段捕捉然后儲存或利用的過程。早在2005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就特別推薦了碳捕捉與封存技術。西方學者對其研究集中在碳捕捉成本、潛在風險評估、政策法律影響及社會接受度等方面(Bachu,2008)。我國對該技術也高度重視,2007年6月公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就強調重點開發CO2捕獲和封存技術。但我國相關研究起步較晚(朱發根和陳磊,2011),主要集中在技術和工程應用方面(胥蕊娜等,2009)。從會計視角看,碳捕獲封存會減少當期現金并要持續維護,但從長遠看它會增加固定/無形/生物資產。第五、碳市場機制下,國家更鼓勵企業通過技術革新緩解碳配額的約束。企業需要減少現金進行技術改造減少排放量,但從長期來看,可以激勵企業綠色高效發展實現長期價值增值。
       
      (三)會計期末
       
      在會計期末,首先要調整碳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將實際碳排放及碳稅帶來的價值減少進行抵減,獲得凈碳資產價值。但此時還不能確定企業價值受到的影響程度,因為需要根據企業是超排還是節約并依據所在市場的政策規定進一步處理。如果企業期末的凈碳資產價值大于0,也就是沒有超排而有碳富余,那就要看所在市場規定是否允許跨期持有。如不允許跨期持有,那為了避免浪費就必須當期賣出實現現金流入。如果允許跨期持有和交易,那么在當期賣出策略外可以選擇繼續持有并在賬面確認,會增加企業價值。如果企業期末的凈碳資產價值小于0,也就是發生了超排而出現碳負債,就須采取市場購買、自創碳匯等措施來抵補超排部分。此時如果所在市場不允許跨期抵補,那必須到碳市場上買入碳配額,如不能足額買入還要面臨處罰。如果允許跨期抵補則可選擇下期買入抵補,當然也會減少企業價值。當然,企業可通過自創碳匯或碳捕捉封存等認可渠道抵減碳超排。如果采取全部措施都后還不能抵減碳超排額,則必須繳納處罰款從而造成企業的價值損失。
       
      四、總結與啟示
       
      總的來看,整個會計期間里不同的碳資產及其交易的確認計量會給企業價值帶來顯著的影響。首先,在會計期初不論有償無償獲得的配額都形成了資產,須進行確認計量。其次,在會計期間內要了解期初確認的碳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還要關注碳匯、碳捕捉和封存以及技術改造實現的節能減排。最后,在會計期末要確認凈碳資產價值,有碳富余可賣出或留存企業,在通過碳匯或碳捕捉等措施抵減后還超排的則到市場上購買,嚴重超排還會面對處罰。此外,買賣雙方的會計處理還會受到所在市場規定、地區政策等眾多因素影響。
       
      本研究立足整個會計期間,全面分析了不同碳資產和交易的確認計量以及碳排放、碳匯和捕捉封存、市場差異等因素給企業價值帶來的影響。這有助于企業更好的進行碳會計處理和碳管理,還為各市場參與主體的決策以及全國統一碳市場的建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Bachu, S. Legal and regulatory challeng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2 geological storage:an Alberta and Canadian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2008(02).
       
      [2]Bebbington Jan. and Carlos Larrinaga-gonza Lez. Carbon Trading: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2008(04).
       
      [3]Mace M. J., C. Hendriks, R. Coenraads. Regulatory challeng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bon capture and geological storage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under EU and international law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007(02).
       
      [4]Mete, Parnela, Caroline Dick, and Lee Moerman. Creating Institutional Meaning: Accounting and Taxation Law Perspectives of Carbon Permits [J].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10(07).
       
      [5]Monbiot, G. Heat: How to Stop the Planet Burning [M]. Penguin, 2006.
       
      [6]胥蕊娜,陳文穎,吳宗鑫.電廠中CO2捕集技術的成本及效率[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9).
       
      [7]張亞連,李彩.碳會計確認、計量及具體業務處理規范淺探[J].會計之友,2012(06).
       
      [8]朱發根,陳磊.我國CCS發展的現狀、前景及障礙[J].能源技術經濟,2011(01).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碳市場、碳減排與企業價值:基于我國七個碳試點市場參與企業的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184027)、北京社科基金年度項目(15JGC183)、中國農業大學URP項目“不同會計期間碳資產動態變化對企業賬面價值的影響”。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