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綠色經濟的需求和趨勢為木材行業參與
碳金融市場迎來新機會。這是
專家們在由
綠色發展媒體俱樂部(Green Media Hub)同胡志明市木材加工與手工藝品協會(HAWA)日前聯合舉行的“
碳金融和越南木材產業的機遇”座談會上所作出的評價。
胡志明市木材加工與手工藝品協會副主席馮國敏表示,在包括越南在內的世界許多國家正在努力實現凈零目標的背景下,減少排放已成為許多制造業的強制性要求。越南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體行動計劃,包括從現在到2028年
碳信用市場的發展路線圖。另一方面,歐盟從2023年10月1日起將對進口商品實施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CBAM機制將從2026年起在許多領域正式實施,這將影響越南的許多出口行業。
雖然許多制造業將減少排放視為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但這對于木材工業來說,這又是一個機遇,因為人工林材料區就是創造碳信用額之地。木材產業若能有效利用碳信用額,不僅為凈零目標做出貢獻,而且還可以通過綠色金融為森林種植者提高經濟效率。
自然資源與環境部政策戰略研究院院長阮廷壽副教授表示,作為木材和林產品加工的領先國家之一,越南的政策正在朝著可持續林業發展滿足市場要求,包括綠色金融和
碳市場。這些金融機制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氣候變化的影響和解決環境挑戰作出重要貢獻。
越南林業科學研究院旗下森林管理認證辦公室主任武晉方表示,根據近期與世行簽署的地區減排量購買協議(ERPA),越南首次出售1030萬個碳信用額,以每碳信用額5美元的單價計算,為林業帶來逾5150萬美元的收入。2023年8月上旬,世界銀行向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支付了ERPA第一期款項,價值4120萬美元,并且所有資金已經到位,便于乂安、廣平、清化、河靜、承天順化和廣治等中部以北地區6省向森林所有者付款。
越南目前擁有超過1400萬公頃的森林,其中近一半是生產林。如果木材工業企業意識到投資可持續發展和減少排放是必然趨勢,那么他們的收入將不僅來自木材和林產品加工活動,還來自出售碳信用額。
專家們表示,投資減少木材行業的排放還意味著企業遵守有關可持續森林管理和開發的國際法規,因此提高競爭力和滲透到各大市場的能力,為出口木制家具帶來更高的價值。然而,為了獲得碳信用額,企業必須實行可持續發展(ESG),并需要提供排放和減排報告。(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