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轉型與金融體系
低碳轉型與金融體系有著重大的關聯性,構建一個健康并積極參與低碳轉型的金融體系至關重要。
第一, 低碳轉型需要金融體系管理好風險。低碳轉型過程中,大量高碳資產加速折舊,在正常使用壽命前不再產生經濟效益,成為“擱淺資產”,會造成金融機構風險敞口。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轉型,必然要求協調好金融系統的吸收損失能力與轉型速度。
第二, 低碳轉型需要引導好預期。低碳轉型除了對資產
價格產生影響,還會改變全社會的預期。一方面,社會各行各業要有穩定的風險預期,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更加有效的各類信用定價和產品定價;另一方面,低碳轉型需要大量的公共與私人投資,要引導好全社會的金融資源配置。
第三, 低碳轉型對宏觀政策有潛在的重要影響。低碳轉型必然影響一些重要的宏觀經濟變量,可能導致特定商品的價格指數上升,影響通脹水平和潛在增長率等。因此,宏觀調控部門要盡早關注這些影響,并納入未來的貨幣政策框架中。從國際實踐來看,很多國家的中央銀行已就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
第四, 低碳轉型需要全社會轉變投資理念。低碳轉型需要改變投資風格,可持續投資應成為被市場認可的理念,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投資的基金將逐漸增多。在此轉型過程中,國內低碳轉型需要在政策支持工具、金融監管政策等方面加大引導力度。
由于低碳轉型涉及風險管理、預期引導、宏觀政策、投資觀念等金融體系的方方面面,因此,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管部門高度關注“30•60”目標。這既是對低碳轉型提供基礎支持的需要,也是金融體系自身高質量發展與風險防范的需要。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