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也能用來投融資?沒錯。
8月10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9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公布氣候投融資
試點名單的通知》,全國23個市、區入選“氣候投融資
試點”。青島西海岸新區名列其中,成為全省唯一的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
這是怎樣的一條新賽道?
引導資金流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
什么是氣候投融資?對于這個新概念,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建輝坦承:“一開始連這個詞兒都沒聽說過。”
2020年10月,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開展氣候投融資地方試點。2021年12月,生態環境部等9部委發布《關于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通知》,首次對氣候投融資作出定義: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是
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全國經濟社會的低碳轉型將帶來百萬億元級別融資缺口,急需更多資金流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氣候投融資就是要通過政策和引導,將投融資引向這些領域,解決資金來源問題。”西海岸新區試點從啟動申請到成功獲批,歷時近兩年,王建輝對氣候投融資有了更深的理解:氣候投融資,就是讓“綠水青山”直接換來“金山銀山”。
氣候,為什么能夠投融資?這與全國統一的
碳市場密不可分。
去年7月16日,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這個碳市場上,交易產品的“主角”是
碳配額,即政府分配給熱電企業等重點排放單位的溫室氣體排放限額。減排工作做得好的單位,可以在碳市場上出售自己的剩余配額,而排放超限的單位就得花錢購買配額。
由此,碳排放權配額可以直接上市交易轉化成“真金白銀”,也便具有了融資質押物的屬性。
青島西海岸新區金融發展中心副主任薛永吉舉了個例子:海西熱電是西海岸新區一家集中供熱企業,是首批獲準碳排放權交易企業之一。去年9月,興業銀行黃島支行以該企業的碳排放權配額作為質押,根據全國碳市場交易
價格、企業自身生產經營情況等因素,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了1000萬元貸款發放。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