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股票”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股債市場正引導更多資金至綠色低碳產業,綠色債券占據主流地位。上交所官網數據顯示,綠色證券方面,截至6月24日,上交所共有454只綠色債券掛牌上市,
托管規模達3083億元。其中,綠色公司債318只,
托管規模達2430億元;綠色企業債135只,規模達643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綠色股票”的概念最早由瑞典銀行與挪威研究機構國際氣候研究中心共同開發,并于2020年在歐洲市場推廣應用。據瑞典銀行官網,“綠色股票”是對債券、商業票據及貸款的補充,被貼綠色標簽的公司最低要求是超過50%的收入和投資來自綠色活動。
“與綠色債券等側重點有所不同,‘綠色股票’是對某一家企業的‘綠色、低排放和低碳’水平的評價標準,并提供一個權威的‘資格認證’。‘綠色股票’通過反映企業的具體表現,能夠向投資者傳達更加清晰的業務現狀評估,提高企業信息透明度。”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對《》記者表示。
“近年來,‘綠色股票’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由于‘綠色股票’相關的概念和股權評估還未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統一標準,現在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陳靂表示,“綠色股票”作為一種全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與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高度相關,未來有較大成長空間。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