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有序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推進能源低碳轉型,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有序減量替代,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堅決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加快形成
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財政政策需打出政策“組合拳”,落實現有政策,穩定市場預期,謀篇布局推動經濟建設高質量發展。
一是支持傳統煤電企業加速低碳轉型,完善財政扶持性政策,有序減量替代不搞“一刀切”。明確稅收優惠政策,專項鼓勵傳統煤電企業加快折舊低碳轉型;繼續完善
碳減排金融支持工具,繼續落實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相適應的財政政策,支持金融機構為傳統煤電企業提供穩定的低成本資金,更新老舊技術和設備進行節能改造。助力建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等金融基礎設施,優化
碳排放權市場
價格調節機制進,充分發揮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
價格引導作用,。堅決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等“兩高一低”項目盲目擴張,抑制其向經濟欠發達地區轉移。
二是降低
新能源企業成本負擔,落實好現有財政稅收政策,鼓勵
清潔能源產業健康發展。鼓勵支持光伏發電、風電、光熱發電等
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增強自身“造血“能力。利用財政政策引導作用,協調
清潔能源企業區域分布,提升風能、光能資源利用效率。繼續做好現有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工作,提前明確當年補貼預算額度和退坡政策,穩定企業投資與生產預期。光伏企業要明確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及優惠政策及稅基計算方式,相關財政補貼按時、足額到位。
三是逐步探索地方政府發行綠色專項債券支持地方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為綠色重大項目提供低成本資金。新增專項債券適當向綠色低碳項目傾斜,探索全國推廣發行綠色地方專項債用于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建設等生活、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筑牢生態文明建設基石。鼓勵地方政府充分利用信息優勢,縮減綠色投融資中間環節,補齊政策短板,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孫家希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