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溪縣竹科技產業園是全國戶外高性能竹材料生產基地。近年來,資溪縣“毛竹產業鏈”正快速發展壯大,為策應撫州市國家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試點,資溪農商銀行成立“竹產業鏈金融”工作領導小組,出臺《資溪農商行金融支持竹產業鏈推進方案》、《資溪農商行支持產業鏈金融服務細則》等制度辦法,創新推出“四鏈”融合的“竹產業鏈金融”模式。“竹產業鏈金融”及時落實國家及監管部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要求,充分利用再貸款等政策工具,為竹產業鏈750余戶竹產業鏈客戶,提供了2.13億元信貸支持,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順利度過難關,累計帶動2300余人就業,產生了3億元直接經濟效益,新創稅收2300余萬元。全產業鏈融資規模近6億元。主要做法:
(一)“生態鏈”大循環。竹產業具有獨特的“產業生態體系”,同時竹產業又是資溪縣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生態經濟”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竹產業鏈,從物資轉換形式看,由“毛竹撫育、原材料生產、竹制品加工和產品銷售”組成,從經濟表現形式看,由“農戶、個體工商戶、專業合作社、制造業企業以及經銷商”等生產經營主體構成。“竹產業鏈金融”旨在契入以上“環節”,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務。
(二)“供應鏈”小循環。“竹產業鏈金融”根據竹產業上、中、下游客戶特性,結合客戶自身需求,從單位基本賬戶開立、支付結算、采購資金支出、銷售貨款回籠、信貸融資需求等多方面著手,一戶一策,分類分層制定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建立竹企業“供應鏈”信息數據庫,依托不同龍頭企業建立“子鏈”,對“子鏈”上的企業及經營戶實施集中授信,創新“抵(質)押”“信用”貸款新模式,推動形成“供應鏈閉環”。
(三)“資金鏈”內循環。對竹產業鏈上企業資金狀況進行全方面跟蹤服務,提供貼身融資服務和風險監控。上游,撮合供應商與核心企業簽訂購銷合同,對供貨流程實行“三定”(定原材料供應規格、數量、
價格;規定回款時間點;敲定資金結算銀行)。中游,與核心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實時掌握財務及生產經營狀況。下游,簽訂銀企(商)協議,確定資金結算銀行,掌握企業訂單及資金回籠狀況。
(四)“服務鏈”外循環。為竹產業鏈上企業及個體戶提供定向、個性化金融服務,量身打造“金融服務鏈”。上游,配套專項小額信用貸款、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竹農貸、林權貸以及多種經營權抵質押貸款等產品。中游,為毛竹制造業企業配套竹企貸、倉儲質押貸、訂單貸以及銀行承兌匯票等支持模式。下游,提供運輸貸、竹產業專項承兌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