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恒生銀行王丹:碳金融前景廣闊,碳定價是最大挑戰

      文章來源:全景財經碳交易網2021-12-21 09:26

      成本內化不可避免 政策需平衡公平與效率

       
        全景·卓識:在未來的雙碳投資引導上,您覺得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王丹:我覺得雙碳政策要分長期和短期來看。短期最大的挑戰是短期的經濟增長目標和減碳目標之間不可協調的矛盾。如果想要發展經濟,碳排放是一定要升高的。那么最后就會來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希望大規模關停運轉傳統的高耗能行業,還是讓能源轉型的過程慢慢的、更加自然地發生?
       
        從現在的政策來看,可能是希望步伐稍微快一點,這個過程可能對于不少傳統行業是很痛苦的,尤其是反映在二級市場上,我們已經發現到這種下行的波動了。
       
        從長期來看,最大的挑戰是碳定價的問題。如果一直用碳配額的方式,雖然對總量的控制非常有效,但是各個行業所承擔的成本不一樣,如果把碳價、碳排放限制得太死,其實會導致能源價格飛漲。能源價格上漲是上游受益,而上游企業很多是大型國企,他們把持著礦山開采權,因此有利于利潤的增長,但是中下游的生產型企業承擔了絕大部分的生產成本。
       
        另外,國家對很多低碳產業有補貼政策,這些補貼的錢從哪里來?主要是收稅。稅收主要來自于這些生產型企業和老百姓,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公平性的問題。誰在補貼誰?看起來是老百姓和制造業在補貼這些低碳行業,而不是上游已經受益的、跟原材料相關的企業來承擔這部分成本。所以公平和效率之間怎么平衡?怎么分配利益?我認為政策未來是需要繼續調整和完善的。
       
        但是話又說回來,對于這樣一個涉及到氣候變化的能源轉型政策,有些成本是一定要內化的,不計成本地來進行轉變也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要提前設計好補貼政策,以及最容易受影響的群體的補償問題。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環境保護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  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