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可持續性——設立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
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可持續是前提。因此,需研究如何創設政策工具,以撬動和激勵更多社會資金投入綠色低碳產業?!兑庖姟诽岢觯O立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國務院常務
會議也提出,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
“這是一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央行正在抓緊推進設立工作,它具有精準性、直達性兩大特征。”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由央行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
為保證“精準性”,該政策工具明確支持3個重點領域:
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為保證“直達性”,該政策工具采取“先貸后借”機制。首先,金融機構自主決策,向碳減排重點領域的企業發放貸款,自擔風險;隨后,金融機構可向央行申請碳減排支持工具的資金支持,并按照央行要求,披露碳減排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針對市場可能產生的誤解,如支持綠色低碳就是“一刀切”降低高耗能產業融資等,孫國峰表示,碳減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而非“做減法”,是要支持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的投資建設,從而增加能源的總體供給能力。
下一步,央行將穩步有序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綠色低碳項目提供長期限、低成本資金。此外,監管層還將繼續完善綠色分類標準,擴大
綠色債券規模。截至目前,我國
綠色債券的存量規模已接近1萬億元。“央行已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綠色債券的標準已得到統一。”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說,近期計劃與歐盟有關部門共同發布“中歐綠色金融共同分類目錄”,促進綠色資金跨境流動,同時在國際組織層面,積極推動各國的分類標準更加協調一致。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