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綠色債券按照發行主體,可大體分為由政策性銀行或商業銀行發行的綠色金融債,由非金融企業發行的綠色公司債、綠色企業債、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由地方政府發行的綠色市政債券等。從2019年發行情況來看,金融債仍然是發行規模最大的品種,但其發行規模同比下降35%,占綠債市場比重從2018年的62.36%下降到33.90%;公司債發行規模同比上升111%,占市場比重由2018年的18.21%上升至32.32%;企業債發行規模相比于2018年的213.7億元也增長了124.4%。由此可見,實體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積極性不斷攀升,綠債市場的主力軍逐步由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轉移。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表 1 2019年中國境內貼標綠色債券品種分布
數據來源: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2019年我國在綠色債券的品種創新上取得了諸多進展,國家開發銀行2019年第一期綠色金融債券采取柜臺發行方式面向公眾發售,對于提升投資者綠色意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南京浦口康居建設集團在2018年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的基礎上于2019年度再次發行了社會效應債券,募集資金用于保障房建設;三峽集團發行了我國首單綠色可交換公司債券;云南省投資控股集團發行了玉磨鐵路及蔬菜園項目公司債券,豐富了項目收益債券與綠色債券相結合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