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色”不僅是一種發展理念,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堅持的重要方向。開展
綠色金融,為綠色產業提質增效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務,已經成為包括信托在內的金融行業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之一。
實踐與理論并行
日前,一場清潔取暖專項研究報告會在中航信托召開。清潔取暖與信托公司有何關系?從實踐層面看,信托公司可以通過發起設立集合資金信托的方式為
清潔能源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助力清潔取暖等項目實施。比如,中航信托運用債權、債股結合、基金化運作等模式,為
北京藍景、中環寰慧、挪寶能源控股等
清潔能源企業提供金融支持;上海信托與中電投融和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多方位合作,通過公開市場的債券發行、投資、承銷以及非公開市場的授信投放,將資金向清潔能源行業輸送,從綠色金融方面支持國家
節能減排。
上述實踐只是信托公司踐行綠色發展的一個領域。多年來,信托公司已涉足多個環保領域的綠色產業及項目。“信托公司已經充分認識到,開展綠色信托業務是助力公司可持續發展、社會民生改善、國家環境與氣候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員袁田告訴《金融時報》記者,信托公司普遍在綠色領域有所展業。
據了解,從2016年開始,中國信托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組織編寫的《中國信托業社會責任報告》就已經開始單辟專章,闡述信托行業對綠色產業發展的支持。從2016年至今,信托行業每年支持綠色產業發展的資金規模均保持在1000億元以上,綠色信托的項目數量為年均300個。通過多元金融工具的應用,信托行業有效地支持了綠色產業的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行業先行者在開展業務實踐的同時,還注重理論層面的研討。在這方面,中航信托連續3年發布綠色信托系列研究報告,總結梳理綠色信托支持實體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和發展模式。袁田表示,此次承接的《清潔取暖項目商業可持續模式及綠色金融支持效果評估》課題,也是將綠色信托理論研究成果向業務實踐轉化的重要探索與嘗試。
轉型難題待突破
對于信托公司而言,綠色信托有助于信托積極適應市場變化,是踐行“脫虛向實”的重要途徑;對于豐富信托產品種類、拓寬信托業務的展業渠道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談到業務難點,綠色信托項目的資金來源和收益匹配問題是其中之一。“由于自身的公共物品、外部性等屬性,綠色信托發展需要較大的前期投入。此外,投資周期較長以及收益不確定等問題使得信托公司面臨較高的展業風險。”某信托人士稱。
“對于信托機構,做綠色產業不僅需要懂行業、懂綠色,而且還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有情懷。”諾客環境董事長許曉帆告訴《金融時報》記者,“產業和資本的關系就猶如魚和水一樣緊密。”
對于這一點,許曉帆深有感觸。據其介紹,諾客環境是一家專注于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棄物、污染土及污泥的高新技術企業。今年1月份,中航信托與中美綠色基金聯合對諾客環境進行了投資。“諾客環境在資本寒冬的大環境下完成了融資,公司在滿足資本盈利要求的同時,也將不斷放大環境效益,踐行綠色發展的應有之義。未來,我們還將與合作伙伴一起圍繞諾客環境做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整合,將綠色產融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許曉帆說。
在寰宇普惠副總經理李學良看來,綠色金融是一種金融創新和環境保護相結合的新型模式,金融機構對于金融模式的創新是比較擅長的,但在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環節仍然薄弱。李學良認為,開展綠色金融有三個方面的困難,包括綠色企業及項目的識別、綠色評價以及環境風險識別。
袁田認為,信托公司對于綠色信托還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偏差,對綠色產業、綠色信托、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內涵及相關關系未能清晰認知,導致綠色信托的業務和產品項目未能有效得以統計。在行業層面,對綠色信托研究不足,對綠色產業及其細分標準缺乏深入研究,信托公司內部的專業化人才儲備和組織能力建設也存在較大制約,導致綠色信托業務缺少創新性,當前綠色信托業務仍以綠色信貸為主。
令人欣喜的是,在協會的大力支持和組織下,信托行業正在開展綠色信托指引和綠色信托標準的研究工作。協會專門成立了綠色信托標準制定小組,引導并推動信托行業開展綠色信托業務向標準化、規范化和可持續方向深化努力。
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根據《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報告》的描述,綠色信托主要指信托機構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等經濟活動,通過綠色信托貸款、綠色股權投資、綠色資產證券化、綠色產業基金、綠色慈善信托等方式提供的信托產品及受托服務。
具體到業務領域看,綠色信托并不限于環境、節能減排等環保類項目。比如,平安信托已在地鐵交通行業進行了嘗試,以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綠色資產支持票據為例:本次資產證券化業務總規模為50億元,為平安信托開展的綠色交通融資項目,基礎資產為綠色交通領域中的地鐵。項目集“綠色發行主體、綠色資金用途和綠色基礎資產”于一身,為國內首單“三綠”(綠色發行主體+綠色資金用途+綠色基礎資產)資產支持票據產品。
還有信托公司表示,一方面,應探索標準化
綠色債券業務,在股權投資等主動管理業務領域落地綠色產業投資機會;另一方面,應把握城鎮化進程中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收費權、綠色交通收費權等新的市場機會。
許曉帆認為,我國環保產業的重要特點是政策規劃與驅動,政策導向和規劃導向將為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提供保障。信托公司也普遍希望,加強發展綠色信托的政策支持,豐富相關激勵措施,呼吁監管機構在信托保障基金繳納、稅收優惠、行業評級等方面有所支持。
為推進綠色信托未來的發展,信托業內人士建議,完善并適時推出綠色信托指引,提高信托公司對綠色產業的認識,指引信托公司開展綠色信托業務方向,規范綠色信托業務發展;同時,統一信托公司綠色信托統計口徑,拓展綠色信托的統計維度,準確體現信托行業的綠色信托規模。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