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至2020年間,中國的
綠色金融平均年資金需求可達3萬多億元人民幣,但目前供需之間還存在很大的缺口。不僅如此,與
綠色發展相關的跨時空交易及跨時空資源配置的多樣性復雜性需求,對綠色金融而言,更是商機無限。”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秘書長楊再平在中國倡導成立的首個亞洲版綠色金融合作
平臺——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綠色金融合作委員會(簡稱“亞金協綠金委”)成立儀式上表示。
楊再平舉例說,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全球以二氧化
碳排放權為標的的交易總額不到10億美元,2009年為1400億美元,估計2020年會達到3萬億美元。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不久的將來
碳交易將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場。
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為落實“十二五”規劃關于逐步建立國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要求,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湖北省、廣東省及深圳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14年,7個試點已經全部啟動上線交易,截至2017年底七個試點碳市場累計成交量突破了2億噸,成交金額超過了47億元。
楊再平同時表示,綠色金融不是簡單的加減法,是專業性很強的金融業務,需要充滿智慧而精巧的金融解決方案。與此同時,綠色金融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各相關方精誠合作,才能做強做大綠色金融。
楊再平指出,歐洲版的綠色金融合作平臺已經卓有成效。同時,目前有些政府對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綠色金融的態度發生轉變,增加了國際合作中的不確定性。在此情況下,不僅需要政府層面加強亞洲金融區域合作,也有必要借助民間力量予以推動。亞金協作為非政府區域性國際組織,正在積極推動這一工作,努力打造亞洲版綠色金融合作平臺。
亞金協綠金委是繼2017年7月亞金協成立以來設立的第一批合作委員會之一,也是中國倡導成立的首個亞洲版綠色金融合作平臺,其宗旨是“推動區域綠色金融的持續、健康發展”,由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共炎擔任亞金協綠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