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面臨著經濟轉型和環境污染的雙重問題,綠色金融對于我國的基本內涵和意義在于:以多種金融手段促進循環經濟、清潔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使金融和生態環境之間形成更為協調的關系,促使“美麗中國”的實現。
展望未來,中國將從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中,以法制為基礎,以政府和市場為雙輪驅動,以監管機構與金融機構為雙向溝通,構建一套較為完備的綠色金融體系,共同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綠色化發展。具體上,不僅要借助政府財政金融手段這只“看得見的手”,還要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引導社會資金流向綠色產業,通過加強經濟體制改革,使有限財政資源撬動幾倍乃至十幾倍的民間資本進行綠色投資。不僅要建立綠色產業投資的激勵政策、完善污染性行業的限制性措施,還要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包括綠色指數、生態資本核算、綠色評級和信息披露原則等在內的基礎設施。不僅要借助現有金融機構的綠色融資渠道,還可新成立專業綠色投資和貸款金融機構,提供碳交易、綠色股票、綠色保險和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等多種產品和服務。(本文刊于《清華金融評論》2016年9月刊)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文/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博士后 馮乾、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余世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