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陜西省碳達峰
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在西安市正式掛牌,成為全國首個“雙碳”計量技術委員會。這是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加快推動計量更好融入陜西省“雙碳”工作大局的重要舉措,旨在為陜西省建立完善“雙碳”計量體系提供技術支撐,助力陜西走出一條
綠色的科研、中試、產業化發展之路。
據了解,委員會經陜西省市場監管局批復成立,由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負責籌建。經過多次研討,根據陜西省能源大省的實際,已經組建了由計量、電力、建筑、石化、煤炭、有色、燃氣等行業及高校相關
專家、教授擔任委員的技術咨詢機構,聘請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一位研究員作為委員會特邀顧問,陜西省計量技術機構、高校、科研機構等18個單位的
專家教授擔任副主任委員。
計量工作是實現
碳排放“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基礎保障和技術支撐。委員會的成立,將發揮陜西各行業的技術優勢,有效服務“雙碳”工作。“委員會的成立,將促進建筑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早日實現。”中科院院士,委員會特邀顧問、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綠色建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加平說,建筑行業有很多很復雜的計量問題,需要新的計量技術和方法,也需要一大批計量專業人員。
綠色建筑國家重點實驗室將與委員會共同努力,為實現陜西省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作出貢獻。
“委員會將通過開展
碳計量重大問題攻關,
碳計量技術研究和支撐能力建設,碳計量標準與認證體系研究,碳計量數據公共
平臺建設,碳計量人才的培養,持續發揮好計量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的基礎性作用。”中科院院士,委員會特邀顧問、西安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主任王雙明認為,委員會將搭建起為政府、行業、企業提供差異化、多樣化、專業化的碳計量公共服務
平臺,對引導各行業計量技術機構更好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具有重要的
試點示范和引領帶動作用。
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振文表示,委員會將圍繞“雙碳”目標,通過攻克碳計量技術難關,實現重點領域
碳減排、碳中和關鍵量值可測、可溯源,為綠色低碳和能源轉型等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應用提供計量基礎支撐,為
碳匯、
碳稅、
碳交易、碳中和、碳認證數據準確可信提供計量保證,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陜西“雙碳”計量技術委員會將如何開展工作?委員會籌建單位負責人,中科院院士,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平祥表示,委員會將以“提高計量準確性、滿足產業‘雙碳’目標發展需求”為落腳點,重點研究解決各重點行業“雙碳”領域溯源體系中存在“測不全、測不了、測不準”的問題,為產業低碳發展奠定精準計量技術基礎,推動計量更好融入陜西省“雙碳”工作大局,為陜西省建立完善“雙碳”計量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陜西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小寧在揭牌儀式上表示,希望委員會把握工作重點,做行政監管的“好幫手”,與計量行政部門形成合力,完成好“雙碳”領域計量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中的技術性服務工作。做政企聯動的“潤滑劑”,發揮各自優勢、整合優質資源,以卓越的工作成效搭建起政府與企業聯動、齊抓共管“雙碳”工作的橋梁。做檢學研用的“催化劑”,發揮好計量的基礎保障作用,加強新型量值傳遞溯源和關鍵共性計量技術研究;進一步推動計量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持續推出更多高質量研究成果。做技術創新的“引領者”,發揮專業特長,對“雙碳”領域內出現的一些新的關鍵共性計量參數等,有針對性地開展溯源技術研究,集體科研攻關,為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基礎性技術保障,服務陜西省以及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建設清潔美麗中國貢獻陜西智慧、陜西力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