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建筑規模逐漸擴大
在建筑低碳發展需求不斷加大、建筑領域碳指標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各地低碳、零碳建筑“樣板”正不斷涌現。
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的“五方零碳樓”,作為中原地區首個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項目,于去年底通過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持的
專家評審,成為建筑由用能邁向產能的一大創新成果。據五方建筑科技研發總監晁岳鵬介紹,該建筑面積近400平方米,通過在建筑中增加光伏、儲能、直流電及柔性控制等技術,可實現每平方米排放二氧化碳-505千克,即建筑不僅不排放二氧化碳,還能抵消一部分電網中的碳排放量,實現“負碳”運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首個“零排放”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烏魯木齊市現代設施農業科技示范園綜合樓也是零碳建筑的典型
案例。據記者了解,該建筑集保溫、太陽能跨季蓄熱供暖、太陽能光伏發電、新風余熱回收、抗震加固等多項低碳技術于一身,建筑運行已不再消耗化石能源,實現了建筑運行的“零排放”。
去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的北投大廈項目,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設計全過程。北投大廈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項目規劃設計“地源熱泵+市政熱力+冷水機組+冰蓄冷”的復合式能源系統,同時屋頂布設403.2千瓦光伏系統,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500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