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如何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通過政府投資引導帶動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低碳環保行業成為各方的關注點。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對政府通過綠色金融帶動民間資本進入綠色投資領域已達成共識,“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綠色發展基金”已被列入“十三五”規劃。而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支持各類綠色發展基金并實行市場化運作”。應該說,綠色基金的發展勢必會對低碳經濟起到促進作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綠色發展基金將成為重要路徑,也一定會成為投融資體制改革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綠色基金發展的國際經驗
日前,全球可持續發展已進入以綠色經濟為主驅動力的新階段。美國的“綠色新政”、日本的“綠色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德國的“綠色經濟”研究等都表明,經濟的“綠色化”是增長的新引擎已經成為世界的共識。從綠色金融體系的國際經驗來看,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綠色基金在近年得到了較快發展。在發達國家,綠色基金的發行主體主要是機構,尤其是美國在1996年成立了社會投資論壇,自此,綠色基金開始高速發展。自從第一只綠色投資基金在美國面世以來,市場相繼推出了許多綠色投資基金,這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提高。
為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歐盟委員會于2008年創辦全球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基金(GEEREF),基金采取PPP組織架構形式,由公共部門出資,向中小型項目開發者和企業提供股權投資,包括新興市場中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項目、綠色基礎設施項目,從而有效發揮母基金的投資杠桿效應。
目前,發展社會責任投資基金得到了歐洲大多數國家的重視。英國綠色投資銀行是世界上第一家專門致力于綠色經濟的投資銀行,它的作用是解決基礎設施融資中市場缺失的問題,通過基金工具調動私人資本向綠色產業的轉移。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財政與社會資本合力促進城市綠色化轉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借鑒國際經驗,我國應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包括銀行綠色化轉型、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綠色擔保體系的構建,細化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完善債券、股權、基金、保險市場建設,積極發展排污權交易,加快建立高效的綠色低碳交易市場,滿足多元化、多層次的投融資需求,提高市場整體競爭力。而如何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提供融資支持(包括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擔保支持)、財政稅收支持、金融服務支持等以及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也值得政策制定者深入研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2016年初,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8號),明確提出加快推進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的意見,而包括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等綠色產業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具有長足的發展空間。如何加快財稅體制和投融資機制的改革,創新金融服務,通過體制上的創新來推動政府層面和企業層面等多元化的資金保障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而綠色基金無疑會成為城市綠色轉型的重要投融資工具。
目前,內蒙古、云南、河北、湖北等地已經紛紛建立起綠色發展基金或環?;穑酝苿泳G色投融資,這對地方政府投融資改革和統籌協調綠色城鎮化資金十分有利,也會推動經濟綠色發展的進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對于如何有效鼓勵民間投資,一系列改進措施和具體政策正在陸續出臺,各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各種政策以解決民間資本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例如,內蒙古自治區、江蘇省、浙江省、重慶市等設立民營企業投資引導基金,在低碳環保、市政基礎設施、先進裝備制造、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扶持創新型企業發展等。
建議細化民間投資和綠色產業基金的相關扶持政策,在支持民間資本進入綠色建筑、綠色交通、城市污水處理、城市園林綠化行業領域等多項國家發展政策應該細化,地方政府在操作細則中可通過放寬準入、減免稅收、增加補貼等措施支持綠色產業基金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