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上,
綠色發展再度成為熱詞。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工信部、財政部、環保部等部委共發布環保行業相關政策20余條,制定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規劃綱要》。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美麗中國”強調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而環保行業作為“美麗中國”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將會出臺更多的政策支持。在此背景下,正在發行的富國美麗中國主題基金非常值得投資者關注,助力普通投資者把握目前美麗中國概念的投資機會。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張嘯偉表示,環保時代的到來,有望催生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據環保行業專業人士介紹,根據國際經驗,當治理環境污染的投資占GDP的1%-1.5%,可以控制環境惡化趨勢,當達到2%-3%時,環境質量可有所改善。若“十三五” 環保投資達到GDP的3%,則可帶來10萬億以上投資。“在生態環境惡化和宏觀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環保作為既能改善環境、又能拉動投資的行業,未來必將有廣闊空間。”張嘯偉告訴記者。
為了解決環境污染質量問題,政府推出了海綿城市、地下管廊、流域治理等措施,不僅能很好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而由此帶來的萬億級別投資更能起到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隨著海綿城市的相關政策不斷超預期,并已上升至國家戰略。海綿城市項目模式未來發展趨勢是從“碎片化”走向“集約化”,對企業綜合實力要求不斷提高,僅擅長海綿城市產業鏈部分環節的企業在獲取海綿城市“打包”項目上存在挑戰,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將有選擇的開展項目角逐,相關上市公司也將迎來飛速發展。
“新發行的富國美麗中國基金正是在環保這類有政策支持的強勢行業中精選強勢個股。”張嘯偉強調:“但是美麗中國基金又不僅僅局限于環保行業。”他認為,“美麗中國”概念是一個極為寬泛的內容,除了美麗家園,還應該包括美好生活和永續發展,三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從需求端來看,美麗中國基金聚焦“美好生活”,無論是消費升級、還是人口老齡化的醫療保健,不斷創造有效需求,從而成為推動“綠色GDP”的不竭動力。而從創新層面來看,美麗中國基金強調永續發展,重點是產業升級和產業創新,不斷挖掘經濟增長中的“新基因”。
業內人士指出,迫切的民生需求、巨大的市場空間、優越的政策環境,兼具多重優勢的環保行業已然進入黃金發展期,投資布局正當其時。張嘯偉也認為,在政策大力扶持下,環保行業有望崛起一批具備較高的中長期投資價值的龍頭企業。如何慧眼識別出真正有潛力的股票,成為投資制勝的關鍵。富國美麗中國基金將助力投資者及時捕捉投資機會,分享“美麗中國”概念的萬億投資盛宴。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