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能源消耗型企業不能再“任性”了,因為它們的
碳排放量被限額了!
林德氣體引進先進設備加強碳排放控制。
看似對企業不利的碳排放量限額政策,卻有廈門企業從中找到商機,將用不完的“碳”拿來交易,成功將這一“資產”變現。
隸屬于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旗下太平洋油氣公司的東亞電力,是一家獨立的能源開發公司,其商務主管孫久靈認為,被納入控排的企業,需要采取各種減排措施,以減少單位產品的碳排放,做得好的企業,就可以把多余的碳排放配額賣出去,實現碳排放“資產化”的同時,也踐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在“
碳交易”中,高耗能的電力行業,一直是關注的焦點。
據廈門市發改委人員介紹,一方面繼續關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進展情況,扎實推進相關工作;另一方面,繼續推進廈門企業參與福建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廈門將梳理出新增企業名單、組織開展碳交易專題培訓、企業進行碳排放數據報送以及核查。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