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3月17日,港交所首席可持續發展總監周冠英于港交所官方公眾號發布文章稱,香港政府致力在2050年前實現
碳中和,企業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企業可透過購買
碳信用額來抵銷無法減少的
碳排放。
碳市場在達成
碳中和及凈零排放目標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港交所的國際
碳市場Core Climate
平臺提供優質
碳信用產品,企業對此
平臺的興趣和參與度逐漸增加。香港正積極制定企業可持續發展路線圖,并加強可持續發展匯報,目標與國際市場接軌。港交所亦致力協助推動這一目標,實現可持續金融的愿景。
原文如下:
觀點文章:香港交易所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總監周冠英談企業引領氣候行動
2024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一年。在這一年,美國加州發生了大規?;馂模A計未來會更頻繁地發生天然災害。
氣候變遷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還對全球社會、生活以及財產帶來重大影響。
盡管氣候災難或已迫在眉睫,最近卻有新聞指出有些國家正在撤回或重新考慮其氣候承諾。
年初從達沃斯世界經濟
論壇回來后,我深刻了解到企業和社會都需要積極地做好準備,應對氣候挑戰并加強氣候韌性。
作為企業、市場營運者兼監管機構,香港交易所宣布已經如期實現碳中和,而下一目標是于2040年實現凈零排放,比我們的原定計劃提前了十年。
我們在實現這些目標時累積了豐富經驗,相信能為商界樹立榜樣,并推動其他機構的
綠色轉型。根據顧問公司畢馬威 (KPMG) 最近的研究顯示,不少香港公司已經展開氣候行動,我們的目標是為發行人以至整個企業生態圈規劃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香港政府致力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企業在達成這個目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邁向綠色轉型的三大策略
要實現綠色轉型,必須周詳計劃、審慎行事,包括:公司內部定出一致的減碳目標及達標進度衡量基準線,計算自身以及整條價值鏈的碳排,以及找尋合適方法和工具減低碳排。若實在無法減低,便要購買碳信用額將之抵銷。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三大策略。
首先是要了解您的供應鏈。要妥善制定減排目標,必須仔細評估不同采購方法,研究每個開支項目(辦公室椅子、洗手液等)對環境帶來的影響。
其次,厘清目標。制定目標固然重要,但確保目標實際可行且符合本地情況更加關鍵。這是我們各地辦公室在尋找可再生能源供電過程中的經驗總結。
第三,靈活變通。我們在2024年其中一個抵銷碳排的方法是購買中國內地一個自然項目的碳信用額,未來也可能投資于新興技術項目(例如碳捕捉,又稱Carbon Capture)。我們會密切留意最新市場動態,適時采用。
我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創新技術幫助應對氣候變化,但同時需要評估現階段香港公司的資源,提前準備。
如何協助企業達成目標
達成碳中和目標促使我們思考如何協助香港的上市發行人及商界共同實現這一目標。
其中一項措施是,企業可透過購買碳信用額來抵銷無法減少的碳排放。碳市場在達成碳中和及凈零排放目標方面具有一定作用。香港交易所的國際碳市場Core Climate平臺提供優質碳信用產品,是唯一以港元及人民幣結算的國際自愿碳信用產品交易市場,企業對此平臺的興趣和參與度逐漸增加。
企業要善用碳市場,必須精確地計算其營運及供應鏈所產生的碳排量。隨著香港碳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工具和本地專業服務應運而生,協助公司在保持業務順利運作的同時達成環保目標。
宏觀而言,香港正積極制定企業可持續發展路線圖,并加強可持續發展匯報,目標與國際市場接軌。香港交易所亦致力協助推動這一目標,實現可持續金融的愿景。
把承諾付諸行動
盡管全球形勢多變,但企業對氣候變化的責任始終如一。
從投資者和客戶的角度來看,他們期望公司企業,不論行業及規模,都能積極參與推動凈零排放轉型,這是合理的期望。
由于氣候問題引發的影響日益顯著,采取氣候行動已成為當務之急。現在正是企業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全球氣候行動的關鍵時刻。
不采取行動同樣會帶來極大影響 —— 從年初至今,氣候問題已經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命傷亡??沙掷m發展對社區、市場、經濟和社會的長遠健康至關重要。我們應把握時間,推動企業合作,共同應對氣候挑戰。
讓我們許諾攜手合作,投資于創新解決方案,以解決氣候問題。通過合作,我們可以為新一代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付諸行動,就在此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