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關于擴大天津市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范圍的通知》,進一步加強天津市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溫室氣體控制導向作用,通過實施
碳市場配額管理,推動納入企業加強碳排放管理,引導和推動企業主動采取降碳措施,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01
擴大碳市場覆蓋范圍
納入門檻降低:將當前天津碳市場工業和航空(機場)行業企業納入標準,由年碳排放2萬噸以上調整為1萬噸以上,即將年碳排放1-2萬噸的工業和航空(機場)企業也納入天津碳市場管理;
新增管控行業:將年碳排放1萬噸以上的貨運港口行業、水上及航空貨物運輸行業企業也納入天津碳市場管理。
天津是國家首批七個碳排放權交易
試點之一,于2013年12月啟動。此次納入門檻的降低和行業的擴展,將使更多企業納入碳市場管理,覆蓋范圍包括包括貨運港口行業企業、水上及航空貨物運輸行業企業,以及鋼鐵、石化、化工、油氣開采、建材、造紙、機械設備制造、電子設備制造、有色、農副食品加工、食品飲料、醫藥制造等工業及航空(機場)行業企業。
02
碳排放量的確定方法
納入管控的企業,應根據所屬行業碳排放報告核算指南,開展企業溫室氣體核算工作,向政府提交企業碳排放報告。
天津政府將通過政府采購,委托第三方對企業的碳排放報告進行核查。
這意味著,新納入企業需開展嚴謹、合規的企業溫室氣體量化工作,同時可能面臨著數據缺失、核算經驗不足等問題,建議企業提前著手優化數據計量系統,提升人員專業能力。
03
配額分配機制
天津政府將根據以下方法給企業發放碳排放配額(即可以排放的量,超出需購買額度):
歷史強度法:納入企業年度配額=年度產品產量×基準年單位產品碳排放量×控排系數
歷史排放法:納入企業年度配額=基準年碳排放量×控排系數
配額分配機制鼓勵企業逐年降低單位產品碳排放強度或整體碳排放量。企業需通過碳排放核算,識別減排重點,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碳排放。
04
寫在最后
此次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完善天津市
碳交易市場,推動高排放行業加快
綠色轉型步伐,助力天津市實現"雙碳"目標。
對于納入碳市場的行業和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建議相關企業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完善數據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碳排放數據監測和管理制度,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加強人員培訓:提升企業內部人員的碳排放核算能力和碳市場管理意識。
探索減排措施:通過工藝優化、能源替代等方式降低碳排放,減少
履約成本,甚至通過碳交易實現收益。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