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產業發展步入瓶頸期,往往需要以新模式突破困局,打造新的增長引擎。”近日,天山股份總裁趙新軍在世界水泥協會2024年度大會上表示,對天山股份而言,最好的新模式就是走出國門、放眼全球、加快布局。
2022年以來,中國水泥行業在歷經高速發展期及
平臺期后,步入下行期:水泥供給量大、
價格持續走低,企業利潤被不斷壓縮。在此背景下,頭部企業積極“出海”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與此同時,面對即將被納入全國
碳交易市場,天山股份、中材國際、華新水泥等水泥產業鏈公司制定了清晰的
綠色低碳目標,圍繞“
碳減排”各顯其能,加碼布局。
突破困局 國際化布局正逢其時
“水泥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中國水泥工業先進產能加速‘出海’,有利于提升世界經濟和產業活力,促進全球基礎設施建設。”世界水泥協會主席、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魏如山表示。
水泥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水泥企業加速“走出去”,海外熟料產能擴張至6465萬噸,同比增長35%。華新水泥、西部水泥等企業的海外產能明顯增加,海外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
從各家上市公司年報中也可以看出這一趨勢。比如,華新水泥2023年實現營收337.57億元,同比增長10.79%,其中海外業務實現營收54.39億元,同比增長30%。海螺水泥2023年全年海外業務營收為46.71億元,同比增長17.75%。天山股份2023年海外區域營收為8.05億元,同比增長41.07%。
“當下時點,正是國際化的極佳時間窗口。”趙新軍直言,海外發展可以從紅海走向藍海,開辟新市場也能對沖單一市場的周期下行風險。尤其是一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其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和工業化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市場需求潛力較大。
此外,海外發展可以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從各企業海外業務的表現來看,海外市場的供需關系顯著好于國內,毛利率高,使得企業盈利能力更強。并且,中國的水泥工業在全球范圍居領先地位,具備可復制的先進經驗,易于在海外獲得競爭優勢。
“基于此,天山股份正積極擴大視野,圍繞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與行業內和上下游企業攜手‘出海’,打造公司新的增長極。”趙新軍說。
金隅集團在月初接待了機構調研,在談及公司收購中非建材的背景及海外市場的后續發展規劃時,公司表示,作為
北京市屬大型國有控股產業集團,公司一直關注并謀劃進行國際產能合作的相關事宜。后續,公司將充分發揮中非建材的海外投資平臺作用,綜合分析風險收益情況謹慎決策,審慎地拓展海外布局。
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鄭建輝表示,未來非洲、中東等地區仍有增長空間,實力較強企業應擇機加快出海步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