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下稱《條例》)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會上透露,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1億噸。
日前,國務院李強總理簽署了國務院令公布《條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第一部專門的法規,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了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具有里程碑意義。”趙英民表示,《條例》重點就明確體制機制、規范交易活動、保障數據質量、懲處違法行為等諸多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為我國
碳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開啟了我國
碳市場的法治新局面?!稐l例》的出臺對我國雙碳目標實現和推動全社會
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的意義。
《條例》的發布將為我國碳市場建設提供怎樣的發展條件?“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兩年半以來,總體運行平穩,中國的碳市場總體表現要好于發達國家碳市場建設初期。但是作為一個仍處于起步階段的新生事物,和發達國家成熟的碳市場相比,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建設和完善的地方。”趙英民指出,建設碳市場下一步要逐一克服市場活躍度、行業覆蓋范圍,以及市場參與主體、交易不活躍等問題。《條例》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就當前碳市場存在的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一是逐步推行免費分配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
碳配額分配方式。目前,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分配方式是免費發放,國際上成熟的碳市場大都已經開展了免費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實踐?!稐l例》明確,配額分配根據國家有關要求逐步推行免費分配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方式。適時引入有償分配并逐步提升有償分配比例,這樣有利于控制碳排放總量,使
碳價更真實地反映
碳減排成本,更好地發揮市場作用,從而推動雙碳目標實現,也提升我國碳市場在國際碳定價當中的話語權。
二是建立市場穩定機制。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效的市場調控手段還不足,市場穩定機制尚不完善?!稐l例》將市場調節需要作為制定碳排放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的重要考慮因素,開展市場調控,平衡市場供需,防止碳
價格失控等市場風險,為保障碳市場健康平穩有序運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是對豐富交易主體和產品作出規定。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只是對二氧化碳一種溫室氣體納入了管控,行業范圍還僅僅是發電行業,雖然這個行業排放量很大。交易產品只是碳排放配額現貨。《條例》規定,碳排放權交易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和行業范圍,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的目標研究提出,報國務院批準后實施。碳排放權交易產品包括碳排放配額和經國務院批準的其他現貨交易產品。
趙英民強調,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本著碳市場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按照《條例》有關規定,優化配額分配方式,逐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不斷豐富交易品種、交易主體、交易方式,激發市場活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碳減排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