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碳價已達到較高位
NBD:今年國內碳價一度超過80元/噸,與2021年交易首日的開盤48元/噸相比有了較大漲幅,但是近期又有所回落,您認為未來碳價會怎么變化?
藍虹:雖然近期我國碳價從80多元每噸回落到70多元,但這個
價格已經算是較高位。從大方向來說,我國的碳價一定是走高的,而且會越來越高。
一方面,碳價是碳環境容量的市場定價,是資源稀缺度的反映。隨著未來
碳交易市場擴容至其他行業,
碳排放配額肯定是越來越稀缺的。
另一方面,國際碳價也會影響我國的碳市場?,F在歐盟碳價已經超過100歐元每噸,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也開始試運行,而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實際上征收的是碳價的差價,即企業在中國付出的碳成本和歐盟碳價之間的差價。如果我國碳價越低,出口企業要給歐盟交的錢就越多。
此外,目前我國碳價確實還沒有達到該有的價格,但是,碳價也不會突然提高很多,要考慮到企業的承受能力,碳價應該在政策的引導下漸進式上升。
NBD:
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重啟,會對我國碳價有什么影響?
藍虹:按照規定,CCER只能占整個碳交易市場的5%,所以CCER增大供給并不會對碳交易市場的碳價產生很大影響。此外,CCER已經進入國際航空碳抵消與減排機制,這使得CCER作為一種有價證券認可度較高,所以CCER的價格也比較高,現在已經100多元,形成了價格倒掛。因此CCER不太可能把我國的碳價拉低,反而有可能拉高碳價。
目前來看,所有跡象都指向我國碳價格呈現出上揚的趨勢。明年可能會有一個比較高的峰值出現。隨著其他幾大行業進入碳交易市場,減排的需求會增加,結合歐盟碳交易市場的影響以及我國“雙碳”目標的推進,都會推動碳價上漲。
NBD:我國目前碳市場交易換手率僅有2%,如何更好地發揮碳交易市場的作用?
藍虹:換手率低確實是個問題,因為如果不交易,就很難利用市場去進行碳資源的優化配置。換手率低的部分原因在于目前碳交易市場只向發電行業開放。而在燃煤電廠里,特別是1萬噸標煤以上的大型燃煤電廠里,大家運用的工藝流程和技術相似度比較高,導致減排成本差距不大,買者和賣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分化。
未來其他行業進入碳交易市場后,行業與行業之間的減排成本差距大,從而會產生更多的交易需求。在交易需求產生時,綠色金融就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