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平均溫度呈上升趨勢,給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了不容忽視的影響。除了電力、工業、交通等領域的排放,海運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大來源。將近90%的世界貿易是通過海運完成的,因而海運產生的二氧化
碳排放幾乎占據了全世界二氧化碳總排放的3%[1]。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的預測,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海運相關的
碳減排政策,到2050年,全球海運業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將會在2012年的基礎上持續上升50%~250%[2]。
2021年7月,歐盟委員會投票通過了“fit for 55”一攬子行動計劃。作為歐盟
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到2030年實現在1990年排放水平的基礎上減少至少5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并于2050年實現
碳中和[3]。該計劃包含對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進行改革等內容,其中,提出要將海運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納入EU ETS,同時,還有為船舶設定溫室氣體強度目標和燃料標準的“FuelEU海事倡議”以及取消海運業燃料稅豁免的“能源稅收指令”等內容[4]。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