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數據推動碳市場穩步發展
今年3月14日,生態環境部公開曝光了多起碳排放報告弄虛作假典型問題
案例,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其聚焦的重點是數據的真實性。
數據質量事關市場信譽,是一個健康市場的基礎和前提。在碳市場建設和運行過程中,數據質量是一個多方關注的重點話題,也是全國碳市場擴容、增加市場活力的基礎。
質量管理不能完全依賴于一年一次的核查工作,要通過常態化的日常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相關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基于此,碳市場數據質量日常監管機制的建立至關重要。據了解,生態環境部將建立國家、省、市三級聯審的日常管理工作機制,對企業月度存證數據和年度排放報告的及時性、規范性、準確性、真實性進行常態化審核把關。
另一方面,生態環境部將基于大數據的信息化手段,與注登、交易系統及環保大數據互聯互通,動態掌握企業碳排放相關參數情況,強化留痕管理,及時向地方預警異常數據,建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考核通報機制。
除此之外,穩步推進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也是下一階段的重點任務之一。自愿減排交易機制是全國碳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全社會廣泛參與減排行動的又一項重要制度創新。
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研究制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和有關技術規范,組織建設全國統一的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力爭早日重啟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備案和全國統一注冊交易。
“發電行業碳市場將對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發揮積極作用。”國際能源署(IEA)針對中國碳市場的最新評估報告(2022)如是說。如今,全國碳市場實踐不僅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建立碳市場提供了借鑒,還為促進全球碳定價機制形成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與認可。
風物長宜放眼量。全國碳市場已走過一年光景,積攢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展望未來,全國碳市場發展還將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行業企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綠色低碳科技變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